在水源保护与发展之间,云桥村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实现绿色发展?
7月19日上午10时,成都市郫都区新民场镇云桥村。在盛夏的云桥村蔬菜专业合作社300亩种植基地内,早稻和玉米一起在骄阳下较着劲地比赛抽穗,路边的一排排向日葵开出绚烂的笑脸,而农田的旁边,是成都市饮用水源重要取水地之一的柏木河。
位于成都市上风上水的郫都区,承担着成都市主城区90%的供水任务,柏条河、柏木河、徐堰河3条河流是为主要取水口。而位于核心区域的云桥村,75%以上的面积都属于水源保护区。在水源保护与发展之间,云桥村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实现绿色发展?
水源保护是第一条“硬杠子”
新民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括云桥村在内,面积只有17平方公里的新民场镇,就有12平方公里在成都市自来水六厂的一级水源保护区内。
严格水源保护,是云桥村坚持的第一条“硬杠子”。
郫都区环保局负责人表示,按照当地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的规定,取水口下游200米至上游5公里是一级保护区,保护区的宽度是河两岸各1000米,徐堰河流过新民场镇的区域几乎全部处在一级保护区内——目前的8个村和社区中,只有一个不在一级保护区内。
“按照保护条例,在这个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饮用水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不准进行有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云桥村党支部书记肖春介绍,为了守护一方“生命之水”,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放弃了会对水源造成污染的养殖业、产品加工业等发展机会。
云桥村村民王道才的家,就在饮用水源保护地核心区内。自从成都自来水厂在附近取水后,为保护水源,自家的地不能耕种了,田里的水越积越多,原来的农田地下水位升高,水草、芦苇渐渐成了主要植被。
同时,以传统冬水田和浅塘为基础,经取水抬高地下水位后,多年沉积而成的天然沼泽型湿地——云桥湿地被提上了建设日程。
2011年,在世界自然基金会、郫都区林业局等机构的倡导下,云桥湿地重建项目正式启动。保护区内不再进行农作物耕种,区内植物自然生长,小动物栖息,逐渐形成了集水生、水陆生、陆生于一体的湿地生态系统。
用好水源保护这把“双刃剑”
一进云桥村,扑面而来的,是盛夏里难见的森森凉意:天上骄阳似火、暑气滔天,村内绿树成荫、湿润凉爽。
带给记者一行难得夏日凉意舒爽的同时,也是目前云桥村正在面临的现实问题——水源保护带来的“双刃剑”效应。“水源保护,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就是我们这里优质环境其他地方比不上,劣势,就是完全没有深度建设开发的可能性。”肖春介绍。
记者注意到,在云桥村,村民的民房很难见到成都普遍的小洋楼鳞次栉比的新农村美景,大多数十多二十年前的一层老砖房。“为了促进对水源地的深入保护,村里已经很多年没批准新建农房了,养殖生猪、鸡鸭等基本上很少了。”村民王道友说。
肖春介绍,因为诸多发展的限制,村民大多以传统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2016年云桥村全村人均收入17000元,比郫都区人均年收入低2000多元。
云桥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吴成兵有同样的体会:300多亩的种植基地发展起来了,已经养鱼、稻田养虾、有机大米、时令有机蔬菜等。
而借助于“菜稻菜”模式(两季蔬菜、一季稻谷)的同时,还进行着简单、近乎“原生态”的鱼塘养殖。“但因为水源保护政策的限制,村里基本上没有农家乐,我们这里也不能发展成都近郊常见的亲子游、乡村游等农家旅游,不能带来更多的收入。”吴成兵表示。
在肖春看来,即使是存在这些因为水源保护带来的诸多限制,但水源保护也可以成为云桥绿色农业发展的最大品牌。
云桥圆根萝卜远近闻名,因为水质和农作物品质的绝对优势,已成为成都周边远近闻名的农产品。“目前,云桥村圆根萝卜已成为国家地理农产品,云桥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合作社年产圆根萝卜1000吨,全村年产4000多吨。”吴成兵介绍。
吴成兵介绍,到目前为止,发展入社菜农80多户,种植面积340多亩,年销售各类蔬菜2000多吨。“我们将结合‘成都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云桥湿地公园’等优势,充分利用气候、土质、PH值、绿色农业和无污染、无噪音、风景秀丽等先天条件发展特色项目,将圆根萝卜等农产品打响,希望有一天能够真正进入高端市场。”肖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