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王琛 每经编辑 姚茂敦
每经实习记者 王琛 每经编辑 姚茂敦
银行不良贷款“触顶”了吗?东方资产给出的答案是“中期仍将稳中有升”。
7月18日,东方资产发布的《2017: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计,今年不良贷款率预计不会出现大幅波动,见顶并出现向下拐点的概率并不很高,不排除阶段性下探之后,中期仍将稳中有升,不良贷款率见顶时间预计在2019年。
银行不良率难言拐点
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不良率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之后,市场上认为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将“触顶”并“稳中趋降”的观点逐渐增多。主要依据有三点:一是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净生成率下降;二是逾期率与不良贷款率之间出现负剪刀差,意味着贷款迁徙率下降;三是关注类贷款余额及占比“双降”。
但《报告》认为,短期内不良贷款增长局面仍难以扭转,预计2017年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仍将会“双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2016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增长趋势虽有所放缓,但资产质量实质性改善的拐点还未来到。当前,经济稳定运行压力仍然较大,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三去一降一补”持续推进,部分企业的债务风险暴露可能还会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压力依然很大,切不可因短期数据走稳而掉以轻心。
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负责人吴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尽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升”势头趋缓,但关注类贷款占比仍然较高,类信贷及表外资产增长过快等潜在风险也日益凸显,而且部分中西部地区以及一些传统行业不良资产化解仍面临较大压力,银行资产质量依然承压,因此不良贷款率短期内难言见顶。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推进,或将出现阶段性反弹,但幅度不大。
银行不良率进一步攀升的隐忧是什么?《报告》认为,一是基准利率增速若提高,不良率增速会相应提升;二是人民币汇率增速若提高,不良率增速也将提升;三是银行拨备覆盖率增速若下降,不良率将提高;四是城镇化率增速若降低,不良率也将提高。
《报告》还指出,“‘一行三会’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穿透非银等信用中介,银行业须依据实际风险敞口还原真实的资本充足率,增加了资本消耗,使得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变得不再那么富余。信贷扩张的空间因而受到制约,通过做大分母稀释不良率的路径已经越走越窄。”
此外,按照2016年上市银行数据,关注类贷款的迁徙率高达34.94%,表明关注类转为不良贷款的速度有所加快,这也使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潜在风险压力。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处置和核销不良资产的能力也受到诸多制约,尽管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扩容等拓宽了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但具体效果显现仍需时日,且在“L型”经济走势下,不良资产处置难度较大,因此报告预计未来3~5年银行业不良资产会缓慢上升。
不良主要来自制造业
《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本轮不良资产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骗贷行为,而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薄弱的原因靠后。值得注意的是,在东方资产去年发布的报告中,超过80%的受访者都认为经济结构调整是造成不良资产规模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只有1%的受访者认为企业骗贷行为是主要原因。
东方资产预计,2017年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是制造业,根据分行业披露不良贷款率的10家上市银行数据,2016年制造业的不良贷款约3000亿元,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约2300亿元,目前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产能过剩行业的信用风险将逐步显现。
从不良爆发的区域来看,对东北地区银行不良贷款暴露风险的担忧要高于其他地区。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包括东北经济增长失速远甚于全国其他地区,并且短期内扭转的概率较小;东北地区是传统制造业、国有企业、重化工业交叉聚集区,面临去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压力也甚于全国其他地区,而去产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金融领域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银行信贷风险暴露。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认为,2017年风险最高的金融产品是P2P网贷,因为其发行管理机构属于风险居高的机构平台, 其风险收益模式也是属于高收益高风险业务模式。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