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热议的相亲鄙视链,让我想起也曾在北京的公园里见过这种场景:一溜排的大爷大妈,端坐在小板凳上,每人面前的空地上摆一张纸片,整整齐齐,井然有序。乍一看仿佛某种大型宣传活动,颇有气势,唬得我一愣。
混在人群里上前瞄了一眼,大爷大妈们竟然是替子女相亲来的,那地上的纸片便是征婚简历,无非列了几行个人介绍,而户籍、收入、房产、学历等条件用大红的加粗字体描了出来,在一片惨白的底色上十分耀眼。
此刻,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男孩女孩,齐刷刷地被压扁成一张张A4纸,被抽出一条条硬性条件,赤裸裸地躺在被太阳烤热的水泥地上,供众多看客品咂和掂量。
我莫名其妙地想起《简爱》里那句著名的“我们是平等的……至少我们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眼前地画面似乎在以一种讥讽的方式印证这句话话,是啊,可不是通过公园相亲平台,平等地站在一起了嘛,一人一张纸一个位,可不能占两个位。想到这儿,不由地冲旁边大爷一乐,这一乐可不要紧,大爷喜上眉梢道:“姑娘,怎么样,我儿子条件还可以吧?”
“平等”是“平等”了,人性的尊严也被抹杀了。这简直不是作为人的平等,而是作为物的平等。这种待价而沽的商品式相亲被网友们戏称为“人口贩卖市场”。透过一张张砍枝去叶的征婚简历,我只能看到一张张相似的、模糊的脸。
他们是宽轮廓粗线条的,缺乏细节。而砍掉的枝、去掉的叶,才是人与人不同的地方,才是他们身上动人的、戏剧性的地方。一张单薄的A4纸,又怎么能承受得起一个人一生的重量呢?
大爷大妈们通过浏览相亲材料,以及粗略的信息采集(即你来我往,看似闲聊唠嗑、实则互相摸底),就想为子女觅得一个合适的对象,简直有些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意味了。一场感情,如果没有经过从相识到相知的自然发展过程,就像打了催熟激素的瓜果,将承受更大的畸变风险。
但在另一方面,子女担有更大的责任,大爷大妈们的相亲也是出于爱子的无奈之举,不宜苛责。大部分的80后75后的子女们正忙于事业,时间和精力在城市的快节奏中消失殆尽,又确实难有与异性相处的机会,只得让老爹老娘亲自出马。
当然也不排除子女性格中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因素,他们无法解除对于父母的依赖性,父母一把年纪仍要操心家事,这样的中国式“巨婴”并不少见。
不过人们质疑最多的,还不只是大爷大妈这种为子女相亲的方式,更在于他们眼中的择偶标准。前几天的新闻里一句“不考虑没北京户口的姑娘,有户口残疾也行”瞬间引爆了舆论场。
北京人与外地人的隔膜、地域歧视等问题又被推上风口浪尖。新浪微博的评论里几乎一边倒地吐槽北京人“总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而北京人则委屈地辩解“确实和外地人生活习惯不同”“有些外地人目的不纯,结婚了拿到北京户口就离婚”,一时间双方据理力争,僵持不下。
如果说“要求北京户口”还能被理解,那么“坚决不要女博士”这种价值观我就真的不能理解了。在媒体预估的中国式相亲鄙视链上,女性学历中的大专学历和高中学历竟然力压博士和海归博士,最终,女博士和女海归博士垫底,与她们同等级的男性是“大专高中”学历。
如果“女博士”们的冤屈还有历史原因可循,而生肖为羊的姑娘们则真真冤得六月飞雪了。仅仅是因为生肖为羊,无论再有什么优点也被一棒打死了。“十羊九不全”,“找儿媳坚决不找羊”,大爷大妈们抱着这样的迷信心理令网友们啼笑皆非:属羊的吃你家草了!
奇葩的择偶标准已充分暴露出父母代子相亲的弊端。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大爷大妈们的判断里总有他们那个时代的残影。传统价值观念、迷信思想深植于老一辈的内心,根深蒂固,他们仍在用他们的经验世故衡量人事--相亲鄙视链的媒体想象中,年轻一代是缺席的,他们的择偶观被漫画化和妖魔化,成为无奈的背锅者。深情总是被辜负,人口贩卖市场,这是爱情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大爷大妈们在公园里相亲,抱的是一种功利主义的心理,底线是不吃亏,目标是攫取利益。他们不约而同地列出子女具备的各种条件,“明码标价”,坚持不懈地寻找高于自身价码,或者至少价码相等的另一半。
一面想攀高枝,向更高的阶层滚动,哪怕只滚动一寸,一面冷脸拒绝下面攀来的枝条,生怕已有的利益被分走一杯羹。众人皆如此,那就难有相亲成功的例子。这是一场精明人的游戏。但他们忘了,爱情哪有这么算计来的?真爱难道可以估价吗?
我将昨天的新闻发给一个北京同学,她随后在朋友圈写到“小学三年级看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里面华生初识他妻子不久,她就失去了本应继承的巨额财产。
华生说,太好了,现在我终于可以说我爱你,终于可以证明我爱的是你。这是我童年记忆里的第一个爱情桥段,也是最喜欢的一个。”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孙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