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骆一帆 每经编辑 杨 翼
每经记者 骆一帆 每经编辑 杨 翼
“上半年,长安品牌销量感觉一般,跟去年同期相比略微下滑,如果仅算传统燃油车,可能80%的自主品牌都出现了下滑。”对于上半年的市场情况,一位长安经销商如此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仍还处于销量、市占率的双增长状态,但增长势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已明显减弱。
在整体市场增速减缓的背景下,仍有部分品牌保持了强增长态势。吉利上半年强势增长80%,全年销量目标调高10%至110万辆;不只吉利,广汽乘用车同比增长57.02%,上汽乘用车更是增长了113%,在自主品牌中表现抢眼。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上半年自主品牌分化进一步加剧,而这种分化并非规模越大的车企销量越好,更多是由品牌自身产品力所决定。
事实上,上半年的分化并非偶然现象,在市场格局形成前,竞争与淘汰仍是自主品牌的主旋律。而对于未来的格局,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曾表示,未来5年,自主品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格局形成后,可能也就5家企业能发展得很好。
整体增速为去年同期三成
“上半年,自主品牌表现还算不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前6个月43.9%的市场份额,说明产品实力和品牌价值都在提升。
在上半年整体乘用车市场几乎零增长的情况下,自主品牌实现4.3%的销量增长已属不易,但和2016年同期相比,此增速仅为去年的三分之一。
而在整体增速不足5%的情况下,仍有部分自主品牌在上半年实现了强势增长,如吉利汽车上半年55.02万辆的销量成绩,让其在自主品牌中的市场份额增加了4.68个百分点,从去年上半年的6.46%增加至今年同期的11.14%,几乎翻了一倍,并一举超越了自主品牌的“老大哥”——长安汽车。
比吉利销量增速还好的是上汽乘用车,上半年23.36万辆的成绩,比去年同期增长113%。而广汽乘用车同样表现出色,同期累计销售25.09万辆,同比增长57.02%。
事实上,今年以来,自主品牌分化的情况就在不断加剧,但就上半年情况来看,这种分化并非“强者恒强”的走势。例如,去年销量破百万辆的长城汽车,今年上半年增速为-1.9%,“销量神话”哈弗H6同期出现了5.7%的下滑,未能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又如连续多年位居自主品牌销量冠军的长安汽车。今年5月,长安汽车就打响了自主品牌价格战的第一枪,市场压力可见一斑。然而,尽管产品价格下探,但上半年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仍出现5.52%的销量下滑,在自主品牌中的市场份额下降1.11个百分点至10.79%。
对此,崔东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上半年,自主品牌的分化格局不再是“大鱼吃小鱼”,也就是说,并不是规模大的企业就一定能取得销量快速增长。
规模较小品牌仍有机会
对自主品牌来说,分化加剧背后体现的是市场竞争强度。上述长安经销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前并没想到长安汽车会大规模官降,更没想到此后,会有更多自主品牌跟进,纷纷给出较大的降价优惠,这场价格战充分说明,今年市场形势的严峻与自主品牌竞争的激烈程度。
业内有分析认为,自主品牌的竞争与淘汰一直就存在,今年整体车市增速减缓让这种分化与淘汰更加明显。
而在朱华荣看来,未来5年,自主品牌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而竞争之后,可能也就5~10家自主品牌会存活下来。
实际上,上半年的销量分化情况正是自主品牌未来竞争的一个缩影。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自主品牌的市场格局还未初步形成,因此规模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对规模较小的品牌来说,如有先进的开发能力,并将此能力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车型,并非在竞争中就没有机会。
以吉利为例,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旗下博越的销量同比增长515%;帝豪GS增长687%;去年上市的帝豪GL和远景SUV的销量也分别达到5.09万辆和5.83万辆。对此,业内普遍认为,3.0时代产品的发力正是吉利上半年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比之下,近年来,长城的新品导入速度减缓,长期依赖哈弗H6车型,使其在今年上半年哈弗H6 销量出现下滑后,缺少新产品支持,最终未能实现销量正增长。
有分析指出,主导上半年自主品牌销量格局变化的并不是规模,而是品牌力。以哈弗H6的两款竞品——荣威RX5和吉利博越为例,其售价在14万元以上的互联网车型在荣威RX5的总销量中占比超过70%,而吉利旗下博越13款车型中,销量最好的也是超过15万元的顶配版车型。
而哈弗H6的主销车型则更多集中在低配车型上,一位北京长城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哈弗H6主销车型的价格区间集中在11万元上下,如售价11.18万元的2017款经典自动精英版是该4S销售最好的哈弗H6车型,销量占比几乎达到40%。
在安庆衡看来,目前,自主品牌还处在市场格局建立阶段,因此各品牌的销量起伏也属正常现象,但长期来看,自主品牌必然呈现集中度提高、劣势企业遭淘汰的局面。尽管现在还不能对某个品牌的命运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企业的开发力和产品力,以及形成的品牌力,将是应对市场优胜劣汰的关键。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