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经验:蚂蚁金服带着农民的故事“登”上联合国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7-12 00:52

      “我们不只是让更多的农民能够更快更方便地贷到款,也要让他们享受到理财、保险等其他的金融服务。”这是每一个蚂蚁金服人的心声。

    临近飞机起飞前,蚂蚁金服农村金融事业部负责人陈嘉轶还在电话里和同事开会。不过这次,她不是去农场,也不去田间,而是应邀去意大利罗马,参加当地时间7月13日,联合国粮农署组织的全球“投资日”大会,分享蚂蚁金服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实践。

    以技术、数据为驱动力的蚂蚁金服农村金融,联合村淘、中和农信等合作伙伴,探索了一套激活农村、农民信用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包括信贷、保险、支付等在内的金融服务,引起了联合国的关注。

    服务农村、农民,最大的瓶颈是缺少信用记录,也没有各种抵押物。传统情况下,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很高的运营成本,所以三农金融的缺口一直很大。《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三农”领域的贷款投入需求约8.45万亿元,减去实际农户贷款余额5.4万亿元,“三农”金融的缺口达3.05万亿元,“三农”金融有效供给不足。

    技术、数据,结合生态的力量,为面向农村、农民的金融服务提供了新的可能。陈嘉轶介绍了蚂蚁金服服务农村金融的三种模式,数据化金融平台模式、“线上+线下”熟人模式、供应链金融模式。三种模式,激活了农民的信用,让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也能享受到更为平等的金融服务。

    不少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运营小二就是这种模式,小二给农村老年人代购,非常大的资金需求在垫资,因为买一台冰箱3000元可能先把这个钱拿出来,等冰箱送到以后,客户确认收货了再还钱,所以我们给小二批量化授信,让他给这些客户做代购,纯信用、纯线上,信贷额度也会随着代购金额扩大实时调整。

    中和农信是专门做小额信贷十几年,他们在全国覆盖了几百个县,而且80%左右是贫困县,做经营性贷款,不做消费信贷,不过线下尽调的成本非常高。蚂蚁金服农村金融将数据风控能力开放给中和农信,让中和农信快速的覆盖客户、降低成本。

    而面向龙头企业的大型养殖户,蚂蚁金服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华保险)联手,提供从贷款到销售的金融服务、生态服务,也就是供应链金融模式。

    有的龙头企业是在天猫上销售的企业,一部分销售从天猫线上走,这样能够保证资金的回款,两端抓住,资损率非常低。我们也会引入一些保险机构,比如说农业的不可抗力的风险,比如说借款人意外身亡的风险。农民也担心在农村淘宝上买的种子、化肥会不会有问题,每一个农资的产品也上了农资安全险。

    供应链模式解决了大型养殖户的资金等困难,也减轻了龙头企业的产业链负担。

    相关专家表示,新技术让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农业,让农村、农业发展得更健康,未来的数据可溯源还有望让食品安全更有保证。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红牛品牌授权对垒进入司法程序 包装商奥瑞金六成收入“受累”

    下一篇

    17名高管遭证监会罚款298万 乱象丛生的*ST华泽何去何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