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儿童滑板车质量调查:42件样品20件不合格 占比达47%

    央视新闻 2017-07-10 08:31

    玩具本来是为了给孩子带来快乐,但是有一种玩具却连续给孩子带来了严重的伤害,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家住浙江杭州的小航,今年12岁,像很多同龄的孩子一样,平时十分好动。今年6月,看到其他的小朋友都在玩滑板车,小航的父母也给他买了一辆。然而让人没想到是,滑板车刚买回来,就让小航摔成了骨折。

    记者在医院见到了小航,因为右腿和股骨颈附近都用架子固定着,小航只能一动不动地平躺在病床上。小航的爸爸告诉记者,孩子本来马上就要参加六年级期末考试了,现在因为受了伤,考试也不能参加了。由于伤势较重,手术中用了3枚钢钉才将患处固定好。小航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按现在的情况来看三个月后小航才能下床,要想站起来走路至少要半年时间。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儿童骨科主任 庄伟:5月份大概每个礼拜因为滑板车受伤来就诊的孩子,六七个总有的,跌到地上的话,手掌着地的,前臂骨折很多,像这种股骨颈骨折相对是比较少的,但是它是比较严重的。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在杭州,这几年随着儿童滑板车的普及,全国范围内滑板车伤害案例也越来越多。今年三月,青岛市一名8岁儿童在玩滑板车时意外摔倒,造成左臂骨折。今年五月大连市一名6岁的小朋友也是因为玩滑板车摔成了骨折。接诊医生告诉记者,近期他们医院收治的骨折患儿当中,至少有20%都是因为滑板车致伤的。而在2015年,上海一名儿童更是因为玩滑板车摔成了10级伤残。

    全国范围内到底有多少儿童滑板车伤害案例,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统计。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2016年曾发布过一组《与玩具相关的儿童伤亡数据报告》,其中显示在各类玩具当中,导致儿童伤亡最多的就是滑板车。在美国,仅2015年一年,各地医院急诊科上报的滑板车儿童伤害案例就有52400多例,其中5岁以下儿童有6200多例。另外,在11例玩具致死案中,与滑板车有关的也是最多的,有4例。

    记者调查发现,孩子在玩滑板车时,重心上移,而滑板车速度一般较快,控制不好就容易摔伤。庄主任告诉记者,在这些意外伤害事故中,有不少是由于滑板车使用不当造成的,而更多的意外受伤则是由滑板车本身的设计缺陷导致的。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儿童骨科主任 庄伟:滑板车把手要粗一点,这样的话就容易抓牢,如果细的话很容易滑脱,滑脱的话就很容易受伤,跌在地上受伤。第二个这个轮子也是有要求的,如果轮子很小的滑板车,轮子容易卡到地缝里面,如果速度很快的话,也很容易摔倒,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事实上,由于存在安全风险,最近几年不断有儿童滑板车生产企业被要求召回缺陷产品。记者通过搜索发现,仅在这4年间全球就有6次儿童滑板车召回记录,其中最早的一次发生在2013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宣布对中国产的400辆RevoKick滑板车实施召回,原因是滑板车存在断裂风险,可引起扶手脱离底板,导致消费者跌落受伤。

    召回产品最多的一次发生在2015年,国内5家玩具生产企业宣布一共召回45000多辆问题儿童滑板车,这些滑板车在圆孔、间隙和机械装置的可触及性有缺陷,存在夹伤儿童手指等风险。

    那么,目前市面上儿童滑板车的质量又如何呢?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记者在北京、上海、浙江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的儿童滑板车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明确标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也适用。除了年龄段覆盖面广之外,儿童滑板车的款式也是多种多样,仅在淘宝和京东等网络商城上,热销的儿童滑板车就有两轮、三轮、四轮等各种款式,产品多达几万种。价格方面更是差异悬殊,从最便宜的几十元到上千元一辆的都有。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儿童滑板车价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材料和制作工艺水平各方面。目前国内大部分儿童滑板车企业规模都不大,产品也多以中低档产品为主,这些企业基本没有产品设计能力,主要依靠外购部件进行组装,简单仿制市场畅销产品,缺乏对产品安全性能的考虑。小小的滑板车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从整体设计、零部件质量到安装使用等各个环节,任何一处一旦出现瑕疵,都有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为了全面评估市面上儿童滑板车的整体质量状况,指导消费者购买到安全的产品,上海市消保委日前专门组织了一次儿童滑板车比较试验,一共从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大型商场和专卖店购买了42件儿童滑板车样品,其中电商平台29件,实体商店13件,标称的最大承重从20kg到65kg不等,价格从最便宜的59.9元到最贵的1498元不等,基本涵盖了市场上的主流品牌及型号。经过检测结果发现42件样品中,有20件样品被检出不符合标准要求,占比为47%。

    上海市消保委消费指导部 杨青:样品发现问题比较多的,一个是把手末端的直径不达标,遇到了紧急情况,需要紧急停住的话,这个车可能会翻到,砸伤自己,问题比较严重的,有把立管的强度不达标,把立管这个是支撑儿童的体重,乃至在儿童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承受更大压力的一个部件,所以如果这个部件不够稳固的话,产生危害会比较大。

    为了了解这次比较试验的具体情况,记者来到了承担这次检测任务的国家玩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采访。

    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把立管作为儿童直接控制滑板车的部件,除了可调节高度、控制方向外,还承受着儿童大部分体重,在特殊情况下还会承受更大的冲击力或压力。因此把立管必须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才能在骑行时,保障儿童安全。工作人员首先对所有样品的把立管强度进行了检测。

    在试验室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将一个样品固定在检测台上,然后分别在把立管两端各挂50kg的重块,就在秒表计时仅为13秒时,这个样品的把立管就已经无法承受,直接弯折成了两截。

    而工作人员在检测另一件样品时,刚一加上重块,这件样品的把立管就直接坍缩了下去。

    结果在强度检测试验中,有5个儿童滑板车样品发生了弯折或坍缩,不符合标准要求,这5个样品分别是:

    从迪卡侬上海武宁分公司购买的标称维卡牌样品;

    从京东商城忍者风旗舰店购买的高档儿童滑行车样品;

    从蜜芽网腾飞出行装备专营店购买的标称BULEX滑板车样品;

    从贝贝网购买的标称纽奇牌样品;

    以及从玩具反斗城龙之梦店购买的多功能学步玩具车样品。

    国家玩具质检中心玩具检测部副经理 伍雁翔:骑行的过程当中会颠簸,会撞击,会来回的跳跃,小朋友身体的重量有可能会全部压在这个杆子上,还有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会对这个杆子产生很强的冲击力,所以这个杆子如果强度不够,产生弯折、坍缩的话,小孩子会立马失去平衡会摔倒。

    专家告诉记者,一些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使用了不过关的钢材是造成儿童滑板车强度不过关的重要原因之一。

    伍雁翔:一个是材料用的是不是够厚实,还有就是这个产品设计的时候,把立管的倾斜角度,如果设计的很垂直,100公斤力是直接作用在垂直立杆上,直接往下压,不会是造成一个弯折的力矩,去压折它,如果你想把这个产品设计成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用户体验比较好,那么就要相应采取更好的材料。

    把立管强度不达标是这次比较试验检出问题最严重的项目,而这次发现问题最多的是把手末端直径不够粗。把手横管是儿童滑板车上较为明显的突出部件,为了避免滑板车在骑行中意外侧翻时,把手砸伤儿童脚面和身体其他部位,滑板车的把手末端不应太过尖细,标准中要求直径应不小于40mm。

    经过检测结果发现42个样品当中,有10个样品把手末端直径不符合标准要求,是这次比较试验中发现不符合样品最多的项目。这10个样品分别是:

    从亚马逊(自营)商城购买的标称麦斯卡牌芭比两轮滑板车;

    从上海大润发有限公司购买的标称麦斯卡牌蜘蛛侠蛙式车;

    从上海普陀宝大祥青少年儿童购物有限公司购买的标称麦斯卡牌三轮滑板车;

    从飞牛网购买的标称狮普高滑板车;

    从飞牛网购买的标称铠甲勇士捕将牌滑板车;

    从苏宁易购辉京运动户外专营店购买的2轮滑板车(KICK SCOOTER );

    从贝贝网购买的标称纽奇牌变形滑板车;

    从玩具反斗城龙之梦店购买的多功能学步玩具车;

    从亚马逊(自营)商城购买的标称捷弟巴客滑板车;

    从蜜芽网腾飞出行装备专营店购买的2轮(SCOOTER SPORT)滑板车。

    采访中专家告诉记者,我国玩具滑板车强制标准是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在以前则没有专门的玩具滑板车标准,对儿童滑板车的强度、把手直径等最基本安全指标也没有任何明确要求。由于强制标准实施不久,一些企业对儿童滑板车的安全指标不重视,仍然沿用之前的模具和工艺加工产品,通过特殊渠道投向市场,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最终经过检测,42件儿童滑板车样品中有20件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不符合占比为47%。其中,10件样品把手末端直径过细,5件样品把立管强度不够,6件样品含危险圆孔,7件样品含危险夹手间隙,另外有1件样品存在金属锐利边缘和小零件。

    此外在这次比较试验中,还有6个样品缺乏明确的产品信息,也就是俗称的“三无产品”,而这6个样品全都来自京东、苏宁易购、蜜芽网三家电商,六个样品都存在危险圆孔、夹手间隙、把立管强度不达标、把手过细等实际质量问题。

    具体不符合名单可登录上海市消保委网站查询。(http://www.315.sh.cn)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 宁海:比较实验结果出来了以后,我们是第一时间通知了相关的销售企业和标称的生产企业,将结果告知它们,对于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建议企业能够主动下架,能够自己实行召回。

    上一篇

    荐股专家竟是黑嘴 专门忽悠别人为自己抬轿子

    下一篇

    机构、股东、高管争相买入这些业绩暴增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