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克尔瑞2017上半年度房企销售业绩榜发布。阳光城以395.8亿的销售金额排名第23位,较去年同期增长127%,已接近去年全年销售额,再度创下了集团半年度销售金额的历史新高!
根据2016年克而瑞年度房企销售业绩榜显示,阳光城去年的全年销售金额为487.2亿元。近三年来,阳光城复合增长率已达到了45%。
那么问题来了,在全国房地产行业洗牌加剧的大背景下,又是什么,为阳光城带来了如此惊人的业绩增长?
借力并购全国开花
早在2015年,阳光城就提出了全国化布局战略:3+1+X,即深耕大福建,加码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的开发,并不断寻找其他城市的发展机会点。
其中,合作并购已经成为阳光城实现战略布局的核心手段。根据集团2016年年报,其并购所获的土地储备面积约为招拍挂的近6倍。阳光城通过并购改变了原本的土地储备结构,而这,也将为阳光城带来2017年,乃至更长远的业绩贡献。
根据这一逻辑,2017年,阳光城继续在并购方面落下数子。31.8亿元拿下汉国置业旗下的广州天河区2宗宅地后,5月,阳光城相继宣布以17.9亿元的价格收购广州广信江湾新城项目、以约29.63亿元人民币收购位于武汉市江汉区香港路的中华城项目A地块。6月1日,公司则宣布收购成都半山艾马仕项目。而就在不久前的6月14日,在北京土地出让政策愈发收紧的情况下,阳光城通过收购一次性获取了逾百万方的项目资源。
另一方面,阳光城此前的战略布局成效也正在逐渐显现。在大本营福州,阳光城延续着福州五连冠的势头,在上半年继续稳居福州商品住宅销售排行第一;深耕多年的苏杭区域,阳光城厚积薄发,在苏州,上半年市区房企销售金额排名第二;在竞争激烈的杭州,一举跃居半年度权益销售金额排行榜第五位;而在去年新进入的城市里,阳光城也用优异的业绩快速实现了品牌落地:武汉十里新城首战告捷;长沙尚东湾开盘热销7亿,单盘销售金额挺进长沙前十;成都檀府、郑州丽景湾首开热销均超10亿;北京一号作品京兆府首开15亿;广州丽景湾凭借半年度1184套成交数据冠绝南沙,成功晋级广州前三……
优质充足的土地储备,加之阳光城营销团队对市场透彻的研究、对产品精准的定位,高强效的营销动作导入,阳光城的销售业绩快速增长实属必然。
强势背后:优质的金融策略
以并购手段实现规模化战略布局的背后,是阳光城一直以来都成效卓越的金融合作模式。
2016年8月、9月,阳光城先是联合中信证券成功公开发行两期26亿公司债券。而后,其母公司阳光控股则与民生银行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收获300亿元金融支持。而在2017年,阳光城又成功发行两期中票,总计金额32亿元。
2017年6月6日,阳光城发布公告,公司收到大公国际出具的跟踪评级报告,上调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至AA+,评级展望为维持稳定;上调公司发行的“15阳房01”、“15阳房02”、“15阳光01”、“15阳光02”、“15阳光03”、“15阳光04”、“15阳光05”债项信用等级至AA+。
在机构给出的评级调整原因中,高周转、多区域布局和充足土地储备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关键词。在并购成为阳光城战略级市场策略的前提下,打通资源平台、开放合作,以切入有市场容量且有潜力的城市,已经成为阳光城快速扩张的有效武器。
“进击”的二代产品
伴随着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的逐步完善,阳光城自身的产品模式也在顺势产生变化,其高周转模式逐步升级为“在坚持部分城市高周转的同时,在核心城市丰富产品线”。2016年6月,公司就提出,要借助“降维战略,升维生活”来升级二代产品。
一直以来都被阳光城放在战略重点位置上的成都也在上半年迎来全新的二代产品——阳光城•檀府。该项目地处成都双楠板块,在产品本身、景观、配套等方面以高端改善的标准进行打造,吸引了大量改善性需求购房者。
在行业形势持续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产品回归人居的本质需求已成为众多优质房企最根本的追求。阳光城在产品线布局上,也将“以客户为中心”升级至“以用户为中心”。从居住者的体验出发,融合每个布局城市的文化内核,最大化每个地块的优势,不断打磨产出适宜当地居民生活的产品,这不仅仅是阳光城在产品设计方面的野心,也是其在新增长周期中的重要选择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城的人才战略也在上半年震惊业界,4月,原碧桂园CFO吴建斌加盟阳光城,就任集团执行副总裁。短短两个月后,6月,原碧桂园联席总裁兼执行董事朱荣斌也随后加盟,担任集团执行董事长。这两位在房地产行业拥有丰厚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将为业绩爆发的阳光城在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可能,令人格外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