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闪崩次新股如何出笼 实地探访焦点营业部

    证券时报 2017-06-30 13:04

    6月近至尾声,随着顺威股份、凯瑞德盘中突然跳水跌停,闪崩重回大众视野。

    纵观6月,除蓝筹白马股迭创新高外,闪崩也是市场行情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其中,次新股成为闪崩重灾区,泰嘉股份、英联股份、哈森股份、爱司凯等相继上演闪崩。

    “今年监管延续去杠杆,从年初查游资到4月份打击庄股、6月份提示涨停板风险,趋严的监管环境导致活跃资金有撤离迹象,不太敢在次新股或概念主题上进行炒作了。”江海证券深圳营业部总经理吴春红告诉记者。

    记者实地走访了现身近期闪崩股的活跃营业部。客户交易行为难以预料、不知晓大客户资金的具体运作情况、已尽到向客户提示风险的义务等说法,是多家营业部的一致回应。记者还了解到,造成个股崩盘现象的原因综合了政策、基本面等多方面因素,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大客户面临平仓压力成为诱因。

    闪崩蔓延

    今年年初,次新股行情曾火爆一时。在张家港行开板后连续大涨的明星股引领下,不少刚上市的新股在开板后仍继续上攻,如会畅通讯、数字认证、贝斯特等,短期赚钱效应明显。

    但是3月底4月初,次新股画风突变,闪崩开始逐渐蔓延。

    超讯通信即首个遭遇闪崩的次新股。该股自2月下旬至3月下旬突然频频发力涨停,并于3月29日创出上市新高。30日该股高位跌停,此后开始漫漫跌途。

    清源股份被证监会点名批评则拉开了次新股闪崩的首个蔓延潮。2017年4月14日下午,证监会表示,将坚决打击炒作次新股等恶性操纵。同日,上交所对投资者陈某多次利用资金优势拉升“清源股份”盘中价格和收盘价格的异常交易行为,做出了限制账户交易3个月的纪律处分决定。

    受此影响,清源股份4月17日开盘后即一字跌停,当周五个交易日均告跌停,4月24日该股继续以跌停开盘,不过午后打开跌停,收盘时下跌9.53%,在6个交易日中该股累计下跌近五成。

    进入6月,次新股再次迎来闪崩潮。泰嘉股份、英联股份、哈森股份3家公司距各自今年股价高点均已下跌逾40%。

    相较4月份次新股一字跌停模式,新一轮闪崩潮更显“刺激”:闪崩前先上演“假动作”,成交量放大(或早盘高开,或盘中直线拉高)。紧接着毫无征兆地直线跳水,并迅速封死跌停,随后连续几日一字跌停,期间还可能伴随着其他戏剧性走势。

    6月16日,英联股份开盘后一度冲高涨近8%,随后迅速“闪崩”,全天振幅约18%,此后连续3日一字跌停。22日早盘,英联股份跌停板被撬开后连续拉升触及涨停,午后再度封涨,出现“地天板”走势,全天振幅20%,换手率近九成。23日英联股份再度跌停开盘,午后一度翻红,最终收跌4.75%。

    同样诡异的还有哈森股份,继6月20日午后遭遇闪崩,6月21日,该股早盘直接封死在跌停板,午后约14点,有资金突然翘板,公司股价获直线拉升并翻红,但仅几分钟后,又急跌至跌停板。

    次新股炒作降温资金撤离

    “若单看蓝筹板块,今年其实是牛市,若除去蓝筹板块不看,今年又是熊市,市场相对难操作了。”吴春红感叹。

    随着市场风格切换,次新股炒作降温明显。去年次新股上市后平均收获13.33个涨停板,今年已降至9.83个,并呈现出从年初平均12.13个逐渐下滑至8个板的趋势。

    “游资近期缺乏持续炒作题材,超跌反弹与‘妖股’难以激发人气,新股开板闷杀不断避之不及。”一家最近屡屡现身闪崩次新股的营业部所属券商在昨日盘后发表上述观点。

    吴春红认为,由于市场大资金偏重蓝筹股,因此当次新股前期遭到炒作后,若个股基本面、技术面不足以支撑其继续上涨,一旦监管趋严,部分活跃资金撤离,高度控盘的个股失去对手盘,部分个股就会出现闪崩。

    记者梳理自去年初至今年一季度末上市的次新股发现,其中有29%的次新股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为负。

    值得关注的是,闪崩次新股多有庄股嫌疑,前期独立大盘走势,换手率偏低,流通盘被高度控盘。

    如泰嘉股份与英联股份,两家公司均为今年一季度上市的次新股,且闪崩前股价走势十分相似。在经历上市连涨后,两公司股价仍一直处于高位,未出现明显回调。而哈森股份去年12月至今年1月间曾出现一轮下跌。

    闪崩前,泰嘉股份与英联股份股东户数锐减,筹码大量聚集。数据显示,泰嘉股份1月19日股东户数超过6万人,至3月31日,已不足2万人;英联股份4月5日股东人数约为1.58万人。4月10日,约有1.21万人。4月28日,股东人数降至万人以下,为9861人。至6月15日,该数据已减少至6738人。哈森股份一季度股东户数也出现几千人次的下滑。

    盘后龙虎榜数据亦能作证。英联股份开板后第一次登上龙虎榜是在5月17日,当日的买二、买三、买五,此后分别出现在6月16日闪崩首日的卖二、卖四、卖五位置。

    股东结构方面,英联股份一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均为个人,泰嘉股份、哈森股份一季度流通股东中则出现多只信托或资管计划。3家公司流通市值均较小,不到15亿元。

    记者还注意到,英联股份一季度第四大流通股股东綦政凯,还是聚隆科技第三大流通股东。聚隆科技虽不是次新股,但今年4月18日起,该股连续5日一字跌停,且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也全为个人。

    实探闪崩次新股上榜营业部

    在6月份新一轮闪崩潮中,地域特点依旧。不过,炒作主力已由江浙地区转移至深圳地区。在英联股份、泰嘉股份、哈森股份身上,深圳游资频繁进出。

    位于深圳南山区的联储证券深圳滨海大道易思博营业部异军突起,从“籍籍无名”一跃成为了此轮炒作的龙头席位。

    6月以来,该营业部登上龙虎榜18次,多数时间都在“打榜”闪崩次新股,其中泰嘉股份8次,哈森股份5次,英联股份3次,其余2次为希努尔和中南文化。其中,该营业部上榜中南文化的6月2日,中南文化盘中一度闪崩至跌停。

    记者昨日来到联储证券深圳滨海大道易思博营业部,该营业部是联储证券除深圳分公司之外的唯一一家营业部。与近期“高调”现身不同,该营业部昨日显得相对“冷清”。当记者上午收盘后接近12点到访时,该营业部已大门紧闭,随后至下午开盘,才有零星工作人员出现,几乎不见普通投资者的身影。

    联储证券的前身为众成证券,公司规模虽不出众,但近年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公司2015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去年2月完成更名,注册资本13.73亿元,去年业绩实现翻番。

    对于近期频频上榜闪崩次新股龙虎榜,该营业部回应称,这是客户的正常个人行为,与联储证券没有关联。

    天风证券深圳滨河路证券营业部、华鑫证券深圳分公司近期也表现活跃。记者注意到,加上联储证券深圳滨海大道易思博营业部,上述3家营业部在英联股份、哈森股份、泰嘉股份的出货操作重合度较高。

    6月7日,3家营业部同时出现在泰嘉股份卖方榜,并占据卖一至卖三的位置。其中主力联储证券深圳滨海大道易思博营业部卖出金额约1.55亿元。

    除了联合现身泰嘉股份,上述3家营业部还两两交叉登上英联股份、哈森股份龙虎榜。

    6月16日英联股份闪崩首日,联储证券深圳滨海大道易思博营业部、华鑫证券深圳分公司同时“出货”;6月22日,天风证券深圳滨河路证券营业部、华鑫证券深圳分公司携手卖出英联股份;6月20日哈森股份闪崩首日,卖方榜上出现了天风证券深圳滨河路证券营业部、联储证券深圳滨海大道易思博营业部的身影。

    对于营业部联合上榜的现象,吴春红认为,北上广深以及江浙地区本就是游资集中营,龙虎榜上榜比较正常,不能说营业部间出现“抱团”,只能说这些地区的游资本身可能有抱团行为,或者说资金重点呈现在这几个区域范围内。

    “每家营业部肯定知道自己大资金的客户,但大资金客户背后是不是还有其他资金在别的营业部共同运作,这种我们不会知晓,也很难去了解。”吴春红告诉记者。

    天风证券深圳滨河路证券营业部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对于近期该营业部多次出现在交易席位上已有关注,营业部只是通道,已按规定事前、事后都进行了必要的沟通与风险提示。

    同时,该负责人指出,很多闪崩的个股持有人并非是个人,而是产品,产品通常由信托或资管计划构成,交易行为是由管理人来负责,营业部对此并不知悉。之前涉及到个别成交量过大等情况,交易所有发过协查或警示函,证券公司会按要求补充资料,协助监管对产品有更细致的了解。

    在闪崩次新股的前十股东中,各大资管产品并不鲜见。如泰嘉股份一季报显示,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有2个信托计划与1个资管计划。

    此外,记者辗转采访到一位知情人士也从侧面印证了天风证券深圳滨河路营业部负责人的说法。据该人士了解,一位卷入了闪崩股的投资者目前账面亏损已超30%,“不是自己要出,是没办法,带了产品,跌那么多到平仓线自动就平了。还有些其他股票,不带产品还好,套着慢慢找机会出。”

    近期接盘闪崩次新股的席位也颇有看点。尤以英联股份为代表,6月16日,前五名买方清一色为河南郑州的营业部,合计买入金额超过3亿元。其中,银泰证券郑州东风路证券营业部买入最多,金额达1.18亿元。

    随后6月19日至21日3个交易日,英联股份成交量萎缩,上述5家郑州营业部未能出逃。直至6月22日,此前于16日买进的银泰证券郑州东风路证券营业部、华泰证券郑州农业路证券营业部才开始“斩仓”,分别卖出约6460万元、3345万元。

    与此同时,新的深圳游资加入对英联股份的炒作。6月22日、6月23日连续买入的国泰君安深圳上步中路证券营业部、6月23日买入的平安证券深圳深南东路罗湖商务中心证券营业部均是热门次新股席位。尤其是后者近期非常活跃,本月每个交易日均有登上龙虎榜,其近期上榜过的次新股还包括泰嘉股份、世民科技等。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李曼宁 朱雪莲)

    上一篇

    英国5月汽车产量同比下降9.7%

    下一篇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最大直径LNG储罐升顶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