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余蕊均
世界级城市、世界第二大财富中心、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新加坡以有限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作为一个基本上没有关税的国家,其自由贸易的程度更堪称“典范”,成为一众自贸区建设者对标学习的榜样。
6月28日,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城会议中心,成都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与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时间将从2017年持续到2020年。
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局长李沃文在接受中国自贸试验区频道(微信公众号:zmsyqbd)采访时表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为新加坡和成都的合作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新平台。
对成都而言,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不仅为其与新加坡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更重要的是,其希望借此机会,“学习借鉴新加坡在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产业转型升级、物流和金融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开展学习交流和制度创新。”成都自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内陆港口的国际范儿
6月28日~29日,成都自贸试验区新加坡企业推介会在成都举行。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不仅与成都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更在局长李沃文的带领下参观考察了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青白江区、双流区等自贸区点位,希望借此机会“深化合作”。
李沃文表示,新加坡企业一直对成都的经商环境抱有信心,“自贸区的成立,为新加坡和成都的合作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新平台”,双方将在双方将在贸易物流、金融与专业服务、新川创新科技园等课题上进行合作。
“比如建立贸易物流枢纽,以推动航空、铁路和公路的互联互通。”他向中国自贸试验区频道表示,成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港口”,如果成都能够利用多式联运连接钦州港,然后再通过海运将货物送到新加坡,通过新加坡的港口再散发到全亚洲,会节省整个物流的成本,“希望能和成都在这方面有进一步的合作。”
纵所周知,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地理优势让其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在亚洲穿梭的船舶几乎无不在此经停。
但对成都而言,因为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区位条件,“港口”一度成为制约发展的因素。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成都航空港、铁路港迅速崛起,其“内陆港口”的身份也愈发受到重视和认可。
“我们将充分发挥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等铁路、航空枢纽优势,加强互联互通,搭建面向‘一带一路’双向开放的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将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桥头堡。”成都自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加坡:心甘情愿做“跳板”
公开资料显示,李沃文在担任新加坡贸易及工业部副常任秘书(贸易)期间,曾负责欧盟-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土耳其-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等的谈判与订立。
去年2月,李沃文出任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局长,外界评价认为,“其在扩大新加坡贸易、投资关系以及国际谈判的经验,将对他领导企发局,促进新加坡企业到海外发展大有帮助。”
谈及此次与成都牵手合作,李沃文认为,成都的高效交通基础设施,活跃的消费群体以及有效的政策和领导,对新加坡企业来说都具有吸引力。
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6年,新加坡对成都的累计投资从24亿美元升至57亿美元,增加超过一倍,累计投资项目也从282个增加至431个。
李沃文希望,借助企发局遍布超过35个地点的全球网络,能够扮演牵线搭桥的角色,积极促成新中企业间的合作,携手拓展区域业务,契合成都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对于政策创新的推动,搭建双边企业沟通的桥梁。
“新方十分欢迎四川和成都的企业在新加坡设立公司,作为全球性的商贸平台,新加坡有着优质的金融配套服务,良好的经商环境和政策,完善的物流系统。四川和成都的企业可以通过利用新加坡的地理优势和融资渠道,同时借鉴新加坡企业丰富的海外合作经验,助力企业自身发展,以新加坡为跳板,走出国门,辐射整个亚太区域。”他向中国自贸试验区频道表示。
同时,作为世界领先的“亲商经济体”,李沃文表示,新方将大力支持中国自贸区的建设,“希望通过积极寻求政策创新和行政审批流程简化,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医疗保健以及国际教育产业方面,打造亲商环境。”
供图: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
中国自贸试验区频道 记者 余蕊均 编辑 杨欢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