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杜冉乐 实习记者 冯颖祎 每经实习编辑 方芳
每经记者 杜冉乐 实习记者 冯颖祎 每经实习编辑 方芳
“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了。”一位业主告诉在奥宸地产北京“刘娘府”项目实地探访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这个项目位于“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石景山区,是京城有名的别墅聚集区,距地铁站仅1公里左右,区位优越却陷入多重困境。
记者在现场看到,拆迁工作并未结束,工地上还有少数居民;部分工地上裸露着钢筋,荒草丛生。更为关键的是,这个项目一级开发已悄然“易手”,北京奥宸将何去何从?
拆迁工程进展缓慢
早在2012年,北京奥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奥宸)在操盘刘娘府改造项目过程中一度因拆迁受阻,导致回迁房建设延误及延期交房。
据悉,北京奥宸在交房日期前夕临时通知将会延迟交房,最长延迟时间达到2年多。
《京华时报》2012年报道显示,北京奥宸一位工作人员当时表示延迟交房主要是部分楼栋拆迁过程不顺利,有少部分居民因不满意公司提出的拆迁补偿条件而拒绝搬迁,致使房屋建设延误。该工作人员同时承认资金不足也影响到工程进度,但否认资金问题是主因。
当时,一位居民介绍说,他拒绝搬迁是因为开发商在商讨拆迁的过程中诚意不足,“以前给别家的补偿款是5万元一平方米,到后期就给我们2万元一平方米,我们怎么可能搬迁?”该居民称,据他了解,是由于开发商资金不足导致后续拆迁工作难以推进。
实际上,时至今日,在已停工的项目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发现还有少数居民在居住,并没有搬迁。
拆迁工作难确实是因为资金不足导致的吗?
记者前往北京奥宸的注册地址石景山区中铁建设大厦了解情况,却发现其早已不在此处办公。据大厦的物业人员介绍:“奥宸走了好几年,他们现在的注册地址还在这里,我们也找不到人。”
最终,在石景山区西山奥园小区底商,记者找到了北京奥宸的办公地点。公司一位负责人只是告诉记者,大概2013年、2014年公司就已出现问题了,最先暴露就在北京。
资金匮乏早已显现
记者查询北京奥宸工商信息时发现,从2013年4月一直到2016年5月,奥宸地产就开始向西藏信托、石景山农行、中国信达等公司出质北京奥宸股权数。
除北京奥宸部分股权被出质外,深圳奥宸与云南奥宸的部分权也被出质。据网易房产消息,2011年,奥宸地产为开发刘娘府地块向中国农业银行石景山支行借款12亿元,期限3年。云南奥宸、深圳奥宸和邹建民(奥宸地产实控人、董事长)均为这笔借款提供抵押担保,但及至2014年,北京奥宸未按期全部偿还借款。
2014年2月14日,农行石景山支行与北京奥宸、云南奥宸、奥宸地产以及邹建民签订《借款重新约期协议》,借款合同金额为剩余未偿还的10.9亿元,期限至2017年2月16日,分7次偿还,年利率6.55%,但奥宸地产自2015年开始即未能足额清偿。
当年9月底,奥宸地产又联合一家公司以49.17亿元外加异地配建1000平方米保障房的代价竞得石景山区刘娘府1604-659等地块。当时奥宸地产相关人士透露,北京奥宸已完成近10万平方米的“西山奥园”安置房交付。
上述北京奥宸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时奥宸支付了所需资金的40%。”
那么,是否因为这部分资金的支付拖累了奥宸地产的资金链,带来包括欠薪在内的连锁反应呢?
该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最先开始停薪的就是北京,陆陆续续一直停薪,停一两个月就又发了,2016年初开始大面积停薪,一直到今年初停薪的事情才由政府出面解决。目前公司(北京奥宸)还剩十几个人,剩下的都是和老板(邹建民)时间比较长的,去年人走的比较多。
项目一级开发易手
公开信息显示,北京奥宸实际为石景山区刘娘府地块的土地一级开发商,在2009年即已获得石景山区刘娘府综合改造项目土地一级开发权,总用地面积为179.24公顷。刘娘府项目规划建筑规模80.56万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商业及综合,其中包括23.1万平方米的定向安置房。
在项目现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处停工的工地已开始建设。上述北京奥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于2016年上半年停工,今年4月份开始复工。目前政府已经全面接手,每次的工程进度款都是政府出,直接付给施工单位。
“之前还考虑与其他的公司进行重组,但是老板不甘心。”该负责人说道。
记者在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石景山分局官网上看到,2016年7月,北京奥宸主动提出申请退出刘娘府综合改造项目一级开发工作,石景山储备分中心根据奥宸公司的现实情况,启动各项审计工作的同时,开展对刘娘府项目资料的移交工作。据了解,剩余工作由北京远恒置业继续接管,该房企实际控制方是一家港股上市的北京大型房企。
“上周刚刚开完会,这片楼将在年底交房。目前我们的工作就是收收尾,这批安置房做完了之后就不做了。后面的工作就看老板怎么打算了。”上述北京奥宸相关负责人说,老板(邹建民)她还想在北京拿地,但是还得看资金安排。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