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走进以色列观察:向科技要答案,是以色列在应对水问题上的一贯姿态。
每经编辑 杨弃非
每经记者 杨弃非 发自以色列 每经编辑 官远星
上个月,勒索病毒WannaCry全球肆虐,大量加油站、邮政终端甚至污水处理厂先后“沦陷”。有评论指出,社会公共设施在网络安全灾难中首当其冲,与其管理者观念落后、未能将先进的互联网与科技理念带入这些社会公益产品中不无关联。
位于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的索里克河岸上,一座以其命名的污水处理厂早已作出改变:通过与科技公司ICS2的合作,其已能够防御基本的黑客攻击。管理员Asher Buchbut直言不讳:处理厂需要科技保驾护航,以保住这些以色列来之不易的“生命之脉”。
事实上,向科技要答案,是以色列在应对水问题上的一贯姿态。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在许多国家只能见诸报章笔端的高科技用于,已成为许多以色列以水为业的创新企业日常生活的必备词汇。
此前有评论指出,以色列成为全球资本猎头的目标,这类聚焦底层技术的创新正是原因所在。它是如何做到让高端技术“接地气”的?追寻这些水企的脚步,或许能为这一万众瞩目的问题找到答案。
人工智能+滴灌系统:不断减少的灌溉用水
一周前,两家中国企业正与来自美国、墨西哥、新加坡的4家企业争夺一桩不低于15亿美元(约合102.4亿人民币)的收购。这则来自路透社的消息指出,交易的标的来自以色列全球最大的农业灌溉公司之一——耐特菲姆正打算将其61.3%的股份从现有股东帕米拉集团手中转让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其期望收购金额15亿美元,相当于耐特菲姆2017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1.2亿美元的10至12倍。
资本为何对耐特菲姆青睐至此?在位于特拉维夫的耐特菲姆总公司,其CSO Nati Barak十分肯定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其答案正是耐特菲姆拥有的滴灌系统技术与其成熟的商业模式。
这家由以色列内盖夫沙漠中的Hatzerim基布兹(以色列一种特有的合作社形式)与波兰人Simcha Blass于1965年共同创立的企业,从成立之初就自带滴灌“基因”:被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钦点为“以色列未来的希望”的南部沙漠内盖夫,急需一种高效用水方式进行开垦;而Simcha Blass拥有的全球首个滴灌系统专利,恰能解其燃眉之急。
50余年来,耐特菲姆逐渐发展为在全球滴灌市场中占有逾1/3份额的设备供应商,其触角已伸向110个国家,甚至被看作许多国家滴灌技术的“开山鼻祖”。
“创新”正是其秘诀:《哈佛商业评论》曾刊文指出,由于耐特菲姆开创商业运作的先河,将卖产品升级为“送产品,卖服务”,这项迄今已有120余年历史的技术才得以商业化。
现在,耐特菲姆的滴灌系统几乎可以在以色列的任何地方看到:沙漠里,它让耗水量巨大的落叶乔木得以生存;而在市井小巷,放眼所及总能看见其具有标志性的管道。
他们更破解了中国一些地区酸性土壤的种植局限。一个例子是,这笔收购的投标方之一、宁夏青龙管业股份有限公司(002457.SZ)的参投,与耐特菲姆与宁夏的密切合作也不无关联。
耐特菲姆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灌溉系统,这更为其他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土壤。在进一步降低灌溉的用水量的“战争”中,在另一个名为Giv’at Brener的基布兹,一片柑橘园的灌溉已经用上了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这些“高配”技术。其背后英雄,则是一家更年轻的创新企业——Supplant。
谈到公司的技术,Supplant的联合创始人Zohar Ben Ner一脸自豪。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柑橘园的内部,一棵被“改造”的柑橘树格外“扎眼”:其树干上插着一个连接若干电线的“U盘”,一根缠着两个传感器的橘黄色金属杆立在一旁,显得“科技感”十足。
Ner向记者介绍,这些设备正是Supplant的技术核心。这一套名为“GBI”(以增长为基础的灌溉)将记录在一定用水量下树干、果实的增长速度,并把数据传到云端,由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调节灌溉的方式与用水量,实现作物的“自动灌溉”,并保证以最少用水将果实的产量最大限度提高。
根据Supplant此前的统计,该系统平均能增加作物5%到10%的产量,并节省20~30%的灌溉水。目前,该系统已实现商业化1.5年,并销往14个国家,其中包括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巴西、西班牙等。
卫星成像+智能传感:构建全方位防漏体系
占以色列全年用水总量49%、荣登用水量榜首的农业用水,已培育出一家在以色列众多小型创新企业中独树一帜的大型公司。而以色列对水的“执着”,更让企业将前沿科技植入用水的方方面面。
在第二大用水部门的城市用水领域,以色列注意到了一个更加具有全球性的问题。以色列经济部科技发展和投资促进局局长奥迪德•迪斯托告诉记者,因城市管道渗漏而造成的水流失非常严重。在全球,渗漏的水资源能占供水总量的约35%,而印度、非洲等城市,这个数字能甚至能高达50%到70%。在伦敦,由于管道系统老旧,也遭遇了40%的水流失。
痛点就是风口。越来越多国家对管道渗漏的关注,使大量以色列创新企业携各类创新概念入局。在记者4天走访的10余家企业内,就有4家企业与管道渗漏监测相关。这其中,两家企业更被以门槛高著称、在以色列平均每年仅4个投资名额的和记Kinrot种子投资公司相中,并成长迅速。
而在记者的走访过程中发现,解决管道位于地下、难以检测的难题,这些企业表现出的多是对原有模式进行的思维定式“解放”。前沿科技刚好成为这些“创新”得以实现的助推器。
作为这些企业中比较资深的一家,TaKaDu的思维解放来自“渗漏”本身。在这个位于世界500强林立的Yehud工业区的公司里,记者见到了其创始人Amir Peleg。他告诉记者,TaKaDu是运用计算机算法改变传统的管道渗漏检测策略,通过收集和分析其配套传感器提供的数据,绘制出城市管道的“生命曲线”。基于此,测漏得以从监测变成预防。
“传统测漏一般是通过声波完成的,你会看到许多人拿着探测杆在街头巷尾‘地毯式’搜索渗漏点。100年前如此,现在也是如此,毫无变化。”Peleg说到,“更有甚者,只有在管道爆破的时候才进行处理,而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从小的渗漏开始的,整个过程流失的水难以想象。”
他话锋一转,“我们就是要把这种‘提醒’更早呈现出来。我们还希望把‘提醒’转化成一种‘事件’,通过对管道的各项数据汇总,形成管道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而在渗漏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Peleg是一个在计算机算法领域混迹多年的“老手”。在运营TaKaDu之前,他已有多次创业经验,并像大多数以色列企业家一样快速将其出手。诞生于2008年的TaKaDu,俨然已成为Peleg等待已久的梦想。这个梦想现在已进行到B轮融资,它更被其投资方之一的Pitango评价为“水”这个“谨慎又短视的行业”最终的发展方向。
TaKaDu代表的是大多数创新企业的想法。这个充斥着传感器与大数据的世界中,许多创新的后进者得以相继生存。但在另一家企业Utilis,思维解放的维度被再次拉宽。在这里,管道测漏已经不再是地下的工作,它被带到了数千千米的高空。从卫星的眼中,Utilis看到了管道新的模样。
“我们不需要安装任何设备,也不需要任何前期投资,我们甚至不需要太多到现场勘测的人力。”在介绍其技术时,Utilis的市场主管Gustavo Bach这套“推销员”般的说辞让人印象深刻。这也确实让不少城市“心动”并“行动”:这个2013年才成立的企业,已经吸引了16个国家的52个水务系统与其合作。
在Utilis的工作区内,记者得以见到这项技术的冰山一角。他们首先从卫星运营商手中购买对目标城市3500平方千米的面积内地下3m的测绘图像。而后,由4名技术人员分工合作,对图像分成四步加以处理。在他们的绘制与比对下,一张卫星图不断演变成城市官网的地图,而所有渗漏点也在地图上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
在记者的询问下,负责绘图收尾工作的技术员展示出一张1周前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地图。在地图中,有超过1000个渗漏点用黄色圆圈圈出。这些圆圈遍布整张地图,将成为布达佩斯水务部门后续管道修复的名单。
活动预告:
6月23日,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将在成都举办“中以水科技成都交流会”,就中以双方在水科技领域合作进行项目推介和技术交流。
时间
2017年6月23日上午9:00-12:00(8:20开始签到入场)
地点
通威国际中心(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588号)
亮点环节
1、顶尖智慧| 荷兹-比利克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2、高端演讲A| 四川省水污染治理服务协会会长岳全辉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3、高端演讲B| 四川环保产业协会水专委副主任委员潘志成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4、现场路演| 以色列水科技企业现场路演展示水科技
5、企业对接| 中以水科技企业一对一对接
重磅嘉宾:荷兹-比利克
以色列国家水务局水污染防治监察官,以色列“水务与污水领域新技术项目评估与实施委员会”主席,全球部际委员会以色列水务管理部门及内政部代表,全球水资源系统知名顶级专家。
曾任以色列国家水务局水务规章部总工程师,以色列国城市用水总体规划评估与审批委员会主席。
毕业于享有“以色列麻省理工学院”之美誉的以色列理工学院,其后在以色列水资源系统研究工作近30年,是以色列作为全球水科技强国最具代表性的发言人之一。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