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肖乐
每经记者 肖乐
每经编辑 姚茂敦
6月20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了2017年一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截至一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21.97万亿元,同比增长32.48%。从资产规模增速看,一季度出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同比增幅创三年新高。
记者梳理发现,2016年二季度,信托业资产规模同比增长降至8.95%,此后逐季反弹,其中,三四季度分别为16.33%、24%。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季度信托行业资产规模同比大幅增长,但经营收入环比下降43.75%,利润总额环比下降38.63%,对此,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分析称,这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季节效应。
中铁信托副总经理陈赤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一季度经营收入和利润总额环比下降有季节的原因,同时,今年以来信托公司收入收窄也是原因之一。
风险项目规模同比增10.52%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21.97万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3230.43亿元),同比增长32.48%,环比增长8.65%。信托资产同比增速自2016年二季度触及历史低点后开始回升,季度平均增幅约8个百分点。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分析称,信托资产规模与宏观经济增速之间存在一定共振,受一季度经济明显好于预期的影响,信托资产同比增速较高。在目前发展持续放缓的趋势下,信托资产能够实现30%以上的增速,一方面得益于经济基本面的宏观驱动,另一方面则源于信托公司对实体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与节奏的把控。
一季度,信托业实现经营收入216.80亿元,利润总额155.3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0.84%和11.11%,但环比来看,一季度信托业经营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环比下降43.75%和38.63%。
陈赤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季度经营收入和利润总额环比下降较多,一方面是季节因素,“一季度有元旦节、春节的影响,信托公司主动展业的时间较短,一般来说一季度开发的业务量会下降一些。”
此外,今年以来信托公司收入收窄也是一个原因,“从资产端看,比较优秀的企业融资成本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与此同时,资金端的紧张在加剧,尤其是金融机构的资金,可以投信托计划的资金减少,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对于投资收益的要求都在提高,而资产端收入没有提高,导致信托公司收益变窄。”陈赤表示。
数据显示,一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有561个,比上一季度增加16个,规模达到1227.0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110.19亿元同比增长10.52%,较上一季度的1175.39亿元环比增长4.39%。对比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21.97万亿元,不良率为0.56%。
事务管理类信托增速最快
按照功能划分,信托分为融资类、投资类和事务管理类信托。截至一季度末,融资类信托规模从2016年一季度的4.12万亿元上升至4.41万亿元,占比为20.07%,同比增长7.04%;投资类信托规模从5.51万亿元增至6.08万亿元,占比为27.67%,同比增长10.34%;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从6.95万亿元增至11.48万亿元,占比为52.26%,同比增长65.18%。
在融资类、投资类、事务管理类三类信托中,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最高,且增速最快。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分析认为,融资类信托业务的发展与企业的贷款需求程度相关,信托公司融资客户多为中小企业,其需求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融资类信托业务的不稳定性。
陈赤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事物管理类信托多带有通道的性质,由于券商、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大幅缩减,很多通道业务转移到信托,导致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快速增加。
“短期内来看这是好事,但不一定有利于信托公司的长远发展。”陈赤表示,“事务管理类增速最快,占比最高,这类业务风险很低,能够为信托公司带来收益,当然它的收入也是各类业务中最低的一档,这部分业务规模的增加,实际上不会给信托公司带来相应比例的收入增量。事务管理类业务更多是起着通道的作用,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无法通过这类业务提高,如果专务此道,长远而言,竞争力会减弱。”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认为,伴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和信托行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探索,未来投资类信托的占比和增速预计会进一步提升。
陈赤表示,信托业的发展,不能仅关注总体规模的量的增长,更要关注支撑信托公司长远发展的业务是否在增长,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投行业务的增长对于信托公司长远发展是有力的支撑。
从信托资金的投向来看,一季度投向工商企业的信托资金占比25.28%,金融机构占比19.99%,基础产业占比15.91%,证券投资占比15.39%,房地产行业占比8.43%。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指出,与2016年四季度相比,信托资金投向的变化在于基础产业超过证券投资跃居第三位,信托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管导向进一步彰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