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余蕊均 吴林静
“我们的最高税后年薪不是80万,是110万。”
“我们正在测算,看能不能把政务服务大厅的办事人员逐渐换成更多的机器人。”
“我们现在积极对标,国外对标美国硅谷、国内对标深圳南山,我们的新闻通气会也可以对标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
……
今天(6月16日)上午,作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区域,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后称“高新自贸区”)举行了首次新闻媒体通气会,通报挂牌运行两个月以来的工作情况。
没有规定的问题,所有记者可以自由提问,相关负责人毫不逃避,有问必答。这场记者会的风格很是与众不同,与自贸试验区的开放要求,倒是相辅相成。
技术 让更多的机器人上岗
在中国恢复高考制度的第40年,今年的考场上迎来了两位特殊的考生——“高考机器人”,而其中一位,便来自成都高新。
22分钟做完试卷拿下105分、4个月前成绩只有93分……在外界的惊喜与关注背后,藏不住的是成都高新布局人工智能的决心。
“人工智能是我们高新区在高科技领域要发力的一个重点领域。”对于如今风头正劲的人工智能,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洪涛毫不讳言,“原来我们打算高举人工智能大旗,就像贵州做大数据一样”,“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肯定要跑到全国的头排,就像一千多年前,成都人敢为天下先发明‘交子’一样。”
在陈洪涛看来,没有一个高新技术,政府的参与、使用程度能够像人工智能这么深入。“高小新就是一次试水,”他透露,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在进行测算,是否能将政务服务大厅办事人员逐渐换成更多的机器人。
而陈洪涛所说的“高小新”,正是国内第一个智能政务机器人。
今年4月1日,在四川自贸试验区揭牌当天,身高1.2米、体重29公斤的“高小新”,
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大厅“上岗”,除了回答简单的咨询问题,它还给一家科技公司颁发了自贸区首张五证合一的营业执照。
陈洪涛介绍,目前,成都高新区准备发起一个AI联盟,“我们希望联合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从技术层面先建立一个联盟。”他表示,“我们还准备发起一个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从资本层面加以推动。”
人才 最高年薪税后110万
创新之火迅速燎原,也燃起了成都高新自贸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面对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此前,一则高层次人才的招聘广告让高新自贸区成为“网红”,“税后80万年薪”的薪资标准被议论纷纷。
会上,陈洪涛更新了外界的数据:“其实我们最高给出的是税后110万。”以高薪为“诱饵”,高新自贸区希望招揽到像诺奖得主那样的领军人物和有着“工匠精神”的高技人才。
薪酬开了招聘之先河,引进人才的标准也是大胆突破,“不唯地域,不唯所有,只唯所用”,高新自贸区提出了上述开放的人才观。陈洪涛解释:“摒弃陈腐,用人标准一切以结果为导向,不唯学历,更重视既往的成就。”
招到人才更要留住人才。
陈洪涛坦言,担心生活成本的提高影响了人才引进,高新自贸区计划“大力度”地推出一批人才公寓。“目的是增加市场供给,针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城市配套服务。”据透露,目前该方案正在报批。
资本 给知识产权以期权
自贸区是金融创新的沃土。陈洪涛提到,高新自贸区的金融创新主要有两个部分。
首先是学习。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推出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走在了金融改革的前沿。上海自贸区三年的金融创新经验,将为高新自贸区所学、所用。
另一方面,则是打造高新自贸区金融服务自己的特色——创新金融手段,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双创企业、科技型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
5月8日,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双创债”,由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发行,高新自贸区被选为首单“双创债”的发行试点。陈洪涛强调,这个股债混合结构的创新产品,通过投债联动的模式,对支持双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支撑作用。
陈洪涛透露,高新自贸区正在研究知识产权的融资渠道。利用债权、期权、股权投资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创新一些金融手段,提高知识产权的融资功能。
与之配套的则是搭建企业信用评级体系,“这样可以进一步分散担保风险,完善企业发债的信用评级。”陈洪涛说。
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 记者 余蕊均 吴林静 编辑 杨欢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