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记者 李彪
“我们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像京津冀地区超过上限,环境污染重,污染排放大,生态损失大,还有一个环境风险高,造成的结果是生态产品的供需矛盾突出。”
6月14日,在2017中国环保产业投融资论坛上,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别涛在谈到环境现状时如是表示。
别涛介绍,根据2015年环境统计年报,污染治理投资涉及8800多亿元,约占GDP总值的1.3%,约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6%,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项目的环保设施投资等。
别涛说,环保部门做了研究,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的环保投资是2.1万亿元,占GDP的1.4%,2015年的统计数据是占GDP的1.3%,这个数字的变化不是很乐观,我国环保治理的需求很大,投资远远不足。
别涛表示,环保投入占同期GDP的比重,跟环境状况的变化有一个关联数据,环保投入占GDP比重低于1.5%,环境质量将持续恶化。比重大于1.5%可能会逐步好转或者出现平衡,但仍然解决不了历史遗留问题,只有在环保投入占GDP大于或等于3%的时候,才能使遗留的环境问题逐步得以解决,环境质量状况才会得以好转。
对此,别涛认为,环保投入与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需要技术的创新,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源的投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2013年底,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就曾指出,虽然近年来财政用于环保的支出逐年增加,但环保投入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却在下降。参照发达国家的情况,我国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至少应达到2%~3%。建议构建环保支出与GDP、财政收入增长的双联动机制,引导政府新增财力向环保领域倾斜。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