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一天近万个电话“呼死你”;这样的骚扰,运营商说“拦不了”

    上观新闻 2017-06-13 10:38

    运营商也完全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或者在程序上加以设置,让骚扰电话在网关处被拦截。“但运营商一般不会去这样做”,运营商的宗旨是创造利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看,20个小时,总共拨进来8201个电话,这让谁受得了?”

     上海一企业高管毛先生日前求助,称他莫名成了“呼死你”的目标,手机24小时不断收到来自湖南联通一号码的高频次来电。“狂轰滥炸”之下,他几乎无法用手机正常接打电话,工作生活饱受干扰。

     更气人的是,向运营商、公安部门多方求助,都被告知“拦不了”、“管不了”。难道,就放任消费者这么被骚扰吗?

     是惹恼谁而遭致的报复?

     几天来,毛先生反复回忆,是否是自己得罪了谁,从而招致了“电话轰炸”。他想来想去,可能是不久前出差接听一个推销电话时,大声呵斥了对方。会不会对方因而怀恨在心,出此“下策”来报复?

     他告诉记者,电话骚扰是一周前开始的。当时,手机突然不停地有电话呼入,每隔五六秒一次。每次来不及接听,对方就挂断。查看手机,来电人只显示为“未知电话”,并无具体号码。本以为可能只是打错了,或是一时的“恶作剧”。但没想到,骚扰就此没有中断过,一天下来,手机能累计显示近万个未接来电。

    仅20小时,毛先生的手机上显示来电8300余个。

     不断的电话呼入之下,记者曾尝试拨打他“135”的这个号码,但连拨了多次,始终提示“在通话”,家人、同事的电话一样打不进来;打出去电话也只能瞅着两个电话之间间隔的那几秒,手机几近瘫痪。

     一天上万个电话,这显然并非手工能操作,对方极有可能使用了“呼死你”的软件,并在软件中进行了改号,隐藏真实号码。无奈之下,他请来了公司技术高手,使用一款软件,识别了隐藏在“未知电话”背后的号码,最终显示是“15526235956”。经查询,这是归属地为湖南郴州的号码,运营商为“联通”。

     联通说“无权”处理骚扰者

     毛先生告诉记者,“135”这个号码他已经使用10多年,是公司业务的主要联系电话,无法放弃换新号码。为了恢复手机正常使用,一周来,他找遍了运营商、公安等部门求助,但均被“拒之门外”。

     作为骚扰电话的“主叫方”,记者首先想到向联通求助。记者给上海联通致电,希望他们调查处理。前台客服记录下来后,表示会在后台举报,由专业人士进行核实。仅一个多小时后,工号为“4028”的投诉部门工作人员给记者回电,表达了这样几点意思:其一,是否构成骚扰,联通无法辨别,需要司法部门定性;其二,联通无权对用户停机,这需要司法部门下文;其三,最终也需要湖南联通来处理。记者转而联系了湖南郴州当地联通,询问他们能否管一管骚扰电话。一位“客服”表示“控制不了”,也没有办法将骚扰来电屏蔽掉。她建议记者,“报警吧”。

     而事实上,毛先生早在接到骚扰电话之初就拨打“110”尝试报案,接警的长寿路派出所告知,这不是治安事件,而是民事纠纷,建议去法院起诉。起诉谁?湖南郴州联通告知记者,经过查询,“155”这个号码是经过“实名登记”的,但客户信息不能告知。

    无奈之下,记者又尝试联系了骚扰被叫方上海移动,询问能否从被叫的角度,帮忙“拦截”骚扰电话。移动表示,“通信自由,这个不好去拦。”

    专家认为:运营商监管不力

    采访中,一位运营商工作人员向记者表达了运营商的“难处”。他说,目前,运营商对于短信骚扰,是有一套认定办法。一个号码短时间内群发短信达到数量就会被监控,一旦发现群发内容含有广告、诈骗等内容,就会被认定为骚扰短信,并予以拦截。但是,针对电话骚扰,并没有认定的方法。主要原因在于通话内容难以监控。

    记者就运营商的这套说辞,请教了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蔡伟博士。他认为,对于毛先生的遭遇,运营商明显存在监管不力。一个号码使用非正常的手段,连续针对另一个号码进行高频次的呼叫,且接通就挂断,这显然属于“恶意呼叫”。运营商在后台完全可以予以监控,加以辨别,且运营商负有这个管理责任。

    另一方面,运营商也完全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或者在程序上加以设置,让骚扰电话在网关处被拦截。“但运营商一般不会去这样做”,运营商的宗旨是创造利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警惕“呼死你”骚扰泛滥成灾

    记者请教通信安全专家了解到,所谓的“呼死你”软件,又名网络电话自动追呼系统,是利用通讯费用低廉的网络电话作为呼叫平台,采用相应通信技术,可以方便设置追呼任何一部、任何区域的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由于缺少监管,时下,这种“呼死你”软件在网络上公然出售,已有泛滥之势。

    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呼死你”,反馈的都是此类软件的销售或下载信息。一款提供15分钟免费试用的“呼死你”软件,在销售页面上明目张胆地“提示”你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可以使用这个“秘密武器”:购物纠纷无法维权、讨债无望、受骗后拿对方没辙、广告贴到你家门口……该软件宣称,一旦启用后,对方通讯即瘫痪,“让别的线路无法呼入,除非用户自行关机。”

    “呼死你”软件泛滥,一些网站更提供代呼服务,承诺呼到对方换号为止。

    除了自己下载软件“呼死”对方,某网站更号称可以“专业代呼”。支付100元,可以对一个号码“轰炸”一周;支付300元,可以“轰炸”包月……该网站还号称“动态随机号码,多层网关,虚拟显号,无法反查”。

    不仅如此,据了解,“呼死你”软件还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工具。他们通过恶意呼叫,一是让对方支付费用,然后停止呼叫,费用从几百到上千不等;另一种是逼受害者暂停使用这个手机号码,同时通过伪造身份证等方式将这个号码重新办卡盗用,窃取号码原本绑定的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对于“呼死你”的泛滥,运营商、公安部门岂能“冷眼旁观”?呼吁这些部门积极应对,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帮用户拦截骚扰,并从源头打击此类恶意呼叫。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毛锦伟)

    上一篇

    美联储本周或启动年内第二次加息 市场关注缩表计划,对未来加息节奏预期存分歧

    下一篇

    钴价大幅上涨引发概念股活跃 寒锐钴业涨停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