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记者 周程程
6月2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在2017中国国际医用耗材大会媒体交流会上发布数据显示, 2017年一季度,我国医用耗材出口额11.14亿美元,同比下降12.08%,出口均价同比下降14.93%,出口数量增幅3.35%,仍然呈现“量增价跌”的发展趋势。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孟冬平表示,每年1季度由于传统春节的节假日影响,前3个月的数据均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整体而言,出口价格的下降,以数量弥补金额是一个常态,所折射的是世界需求的疲软与竞争加剧导致的市场调整。
医用耗材企业之间竞争加剧
北京驼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医用耗材企业出口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
“内忧”在于同质化竞争加剧,以价格导向为竞争的现状已影响到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孟冬平表示,我国医用耗材产品的出口数量很大,大部分传统产品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是行业整体的研发水平较低,国内生产企业产品水平接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多为仿制,缺少核心技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件值较低。
目前,我国出口的多为输液器、注射器、普通气管插管等低端产品。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特别是一些关键产品例如血液净化透析器、PTCA导管、膜式氧合器等高端制品主要被进口产品垄断。
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进行低价竞争。孟冬平表示,目前,产业生产成本不断提升,低价竞争情况却屡见不鲜,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整体价格下降,利润空间降低,使企业今年在国内外市场的经营均遇到了较大挑战。
实际上,低价竞争也使得企业创新受到影响。赵辉表示,同质化竞争加剧,一些企业通过压低价格想要占取市场份额,但是过低的价格使得利润也低,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研发新技术,于是只能再低价竞争。
“外忧”方面,赵辉以其自身经历举例说,与国外一个客户已合作8年,相互间关系紧密,也有较大的业务量规模。但是,目前该国的政策导向倾向于本土化生产一些耗材,这将对我国企业的出口贸易量产生影响。
赵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说,本土化生产意味着,企业要在当地设厂,这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有些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并不达标,这也需要企业进行技术的转移。此外,未来的管理也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
在孟冬平看来,未来3-5年,我国医用耗材市场竞争主要来自我国市场内部。在国际分工潮流改变,产能过剩的今日,如何智慧地转移产能,找寻新的突破、产品差异化发展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孟冬平认为,产业结构升级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些技术水平差、资质不健全的生产企业将失去市场竞争优势。
据了解,我国医用耗材行业仍然存在很多家庭式、作坊式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环境较差、生产技术较落后、生产资质不健全、产品质量及产品售后都不能保证,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孟冬平认为,我国相关企业应当重视产品结构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向高端市场迈进,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孟冬平还指出,企业自主品牌意识有待提高。
孟冬平表示,在当今世界经济中,拥有的国际著名品牌数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医疗器械行业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医生和病人是医疗器械的使用者和接受者,他们对于某一品牌的认知度直接决定这一产品的最终使用情况。”她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