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国办发文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医生从哪里来、能否纳入医保?

    新华社 2017-05-30 19:43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题:国办发文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医疗服务,能否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肖思思、董小红、陈聪、鲍晓菁

    审批手续互相“打架”、医生非“自由人”、基本医保难覆盖……目前,社会办医往往遭遇各种政策“玻璃门”。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此举能否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焦点一:简化审批手续是否意味着降低办医门槛?

    国办印发的意见要求,简化优化审批服务,积极推进一站受理、窗口服务、并联审批,推广网上审批。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琨说,简化优化审批服务并不是降低社会办医标准和门槛,而是要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支持和促进社会办医发展。

    据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介绍,截至2016年底,我国非公立医院16004家,占整个医疗机构总数的55%,诊疗人次占比12.3%。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非公医疗机构服务总量不足公立医疗机构的五分之一,三级医院仅有151家,整个行业仍处于小、弱、散医疗机构占主导。

    深圳博德嘉联医生集团医疗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锋说,医疗机构的审批需要工商、环保、税务、消防的协同,各部门在审批管理中互为“前置审批”条件的现象屡见不鲜,审批手续互相“打架”,给社会办医带来麻烦。

    成都大观医院院长张鹤说,民营医院发展面临“大审批下小审批繁多”的现象,大审批有卫生、医保、物价等审批,小审批包括卫生执业证下的业务技术审批等。比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了妇科诊疗业务,但是占妇科业务的30%到50%的计生业务还需要另行审批,耗时耗力。

    在一些地方,简化审批手续大大提高了社会办医的效率。四川省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四川在行业准入、设备配置、医保支持、土地划拨、融资税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办医的政策,民营医疗机构从2011年的658家跃升到目前的1362家,占全省医院总数的65.89%。

    焦点二: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生从哪里来?

    意见提出加强人力资源保障。加强急需紧缺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医师执业注册办法等等,这些利好政策能否缓解社会办医人才紧缺的“燃眉之急”?

    目前,民营医院人才基本呈现“一老一小”的局面,以退休老专家和低学历年轻人为主。成都医生吕奉平从公立医院辞职后,开设了14家“吕医生”社区诊所,共拥有100余名医护人员。吕奉平说,最大的困扰是后备人才不足,尤其是难招到水平高的全科医生。

    赵琨认为,从激活现有人力资源存量活力的角度来看,实行医师执业区域注册和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医师利用业余时间到更多的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是短期内有效解决社会办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缺乏的有效途径之一。

    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副会长吴育雄认为,目前医院没有去编制、社会化,医生的医保和养老还在第一个执业点。只有让医生成为“自由人”,保障福利社会化,才能有更多的医生愿到基层开诊所。

    焦点三:社会办医如何保证服务质量?

    记者在安徽、四川等地采访了解到,数量多、规模小、服务量不足是当前社会办医面临的实际问题。

    以四川为例,从民营医院的构成来看,综合医院有950所、中医院有68所、专科医院343所、护理院1所,大部分为一、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凤毛麟角,还有很多是无等级医院。四川省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民营医院还集中在妇科、男科、肛肠、眼科、口腔等专科上,同质化机构较多,也埋下了恶性竞争的隐患。

    郝德明说,经过近两年的调研发现,非公立医疗行业内的两个突出痛点,一个是社会信用问题,一个是服务能力问题。

    意见提出加强全行业监管。政策能否有效保证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

    赵琨认为,强化监督机构能力、优化监督方法等加强全行业监管的政策,有利于提高社会办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安全性。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变相挂证申请、骗保、欺骗患者、过度医疗、贻误病情等恶劣行为,业内人士建议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以规范社会办医行为。“严格监管与退出机制的深度对接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社会办医守法诚信经营、规范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赵琨说。

    郝德明、张鹤等认为,需要提高全行业的社会信用度、推进非公立医院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议加快建立行业内的黑名单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以评促建,打造一批技术精良、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行业代表。

    焦点四:社会办医疗机构能否纳入医保?

    社会办医疗机构能否纳入医保,是方便群众在社会医疗机构就医的关键。目前,现行医保政策并未将社会办医和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郝德明说,很多地方对非公医疗机构的医保政策是,运营规定的一段时间后才能取得医保资质,导致非公医疗机构在纳入医保前经营非常困难。

    意见要求落实完善保险支持政策。落实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的有关规定,医保管理机构与社会办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在程序、时限、标准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最新的政策是否更便利群众到非公医疗机构就医?

    赵琨认为,意见的出台,能够有效推进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应加强政策落实,排除对社会办医的歧视,严格按照标准,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张鹤等一些民营医院院长建议,应发展和培育商业医疗保险。高端医疗消费使得社会办医找到了资本回报和新的价值增长点,但是如果商业保险发育不完全,那么高端医疗仍然是“无米之炊”。

    为了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就医需求,有关专家认为,应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向短缺服务领域投放。比如,在老年病医院、妇产儿童医院、医养结合机构、社会医疗、家庭医生服务、“互联网+医院”等方面,还需要充分对社会资本开放,引导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态势,让非公医疗机构真正成为公立医院有益的补充。

    上一篇

    【5月30日周二《新闻联播》要闻精选】1、科技强国,创新圆梦-我国科技界坚实推进科技改革发展。2、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围绕“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振兴和提升实体经济”两大主题,展开重点考察调研。西安为调研第一站,调研团队主要关注的是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甘肃省调研团队主要关注的是中医药行业;浙江省调研团队主要关注的是“海上丝绸之路”中跨境电商的服务支持加强浙台经贸合作等方面。3、一带一路建设在非洲取得的又一成果:蒙内铁路通车在即,助力肯尼亚发展。

    下一篇

    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即将公布 候选名额扩大到300个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