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年从公募基金行业挖了几个股票基金经理,目前正筹备公募等主动管理产品的发行”,日前,某券商资管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大资管统一监管渐成共识,“去通道”压力陡增之下,加码主动管理能力成为越来越多券商资管的重要业务发力点,而招揽公募基金人才也顺理成章成为其提高主动管理业务的关键所在。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券商或券商资管为了做公募业务,而从基金公司挖角过来担任基金经理的就有不下十人。
券商公募业务积极推进
截至目前,取得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券商或资管子公司共有12家,分别是东证资管、华融证券、山西证券、国都证券、浙商证券资管、渤海汇金、东兴证券、高华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华泰资管、财通证券资管、长江证券资管。
同时,申请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队伍也在壮大,其中,国金证券和齐鲁资管已分别于去年10月和12月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申请材料。
在公募产品方面,随着5月12日渤海汇金资管旗下首只公募基金渤海汇金量化汇盈混合型基金,和华泰资管5月18日首只公募基金产品获批,12家获得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或其子公司中只有2015年8月获批的高华证券目前尚未获批任何公募产品。
可以看出,目前获得公募基金业务资格的券商或其资管子公司对开展公募业务态度较为积极,大部分进度也较快。而这背后,和券商公募业务频频挖角基金公司不无关联。
挖角基金人才频率加快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券商资管获得公募业务牌照,券商资管业务挖角公募基金的事屡见不鲜,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券商资管或资管业务部门开始以较大的频率从公募基金公司招募人才。
从高管方面来看,现任上海东方证券资管副总经理饶刚和公募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经理李家春,此前都曾在富国基金任职。其中,饶刚担任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李家春任职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监,再早之前,李家春还在交银施罗德任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和基金经理。
此外,浙商证券的赵语涛、华融证券的王靖、长江资管的曾丹华在进入现在公司之前,都曾在公募基金公司任职,其中赵语涛曾任兴业基金研究员,王靖曾在华夏基金基金运作部工作,曾丹华则曾在兴业基金任行业分析师。去年2月加盟山西证券公募基金部的蔡文,也曾历任汇丰晋信基金研究员和华宸未来基金的基金经理。
“公司从去年底已从公募基金公司招了三个基金经理过来开展公募业务”,财通资管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这三人还未正式管理产品,但公司已经为后续公募业务的开展进行了足够的人才储备。
此外,据了解,华泰资管去年获得公募业务牌照后,就开始进行公募业务团队的筹建,除大量从内部选拔基金经理外,该公司还从公募基金公司那里挖了2人来做基金经理。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券商或券商资管从基金公司挖角,来担任基金经理的就有不下十人。
意在填补主动管理人才短板
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尤其是最近一年,不少券商资管子公司都从公募基金行业挖人才,目的是为了填补过去在主动管理人才上的短板。
“券商资管与公募基金不一样,在主动管理方面,券商的优势在于投资研究和选股能力,而公募基金整合资源的能力更强”,沪上一家券商非银团队指出,当前券商资管与公募基金行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趋势越来越明显,券商资管有牌照与客户优势,而公募基金在资源整合方面有优势,项目资源优势强、平台资源整合能力强,拥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客户,未来两者可能走向融合。
此外,除薪酬以外,部分券商资管拥有灵活的市场化机制,自主创新空间较大,特别是公司文化和战略,可以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
一位几年前从公募基金公司跳槽到券商资管做固收业务的投资经理告诉记者,转型做资管的过程虽然挺痛苦,但收获非常大,“以前主要追求相对排名,现在追求绝对收益”。他表示,更重要的是,在转型到资管之后,自己的投资视野得到了拓宽,会站在全局和以更高的视野去看待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