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缩表”?这个观点已经过时了。央行12日晚间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中指出,第一季度“缩表”主要受季节性及财政收支等短期因素影响较大,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4月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已重新转为“扩表”。
《报告》以专栏形式首度回应了市场热议的央行“缩表”问题。该篇专栏文章指出,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要受到外汇占款、调控工具选择、春节等季节性因素、财政收支以及金融改革和调控模式变化等更为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央行“缩表”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比如在资本流出背景下降准会产生“缩表”效应,但实际上可能是放松银根的,因此不宜简单与国外央行的“缩表”类比。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可以并行不悖,既不能用过去几年的情况来衡量目前的流动性松紧状况,也不能将某些季节性因素引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视作货币政策取向的变化。”文章强调。
2017年2月和3月末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较1月末分别下降了0.3万亿元和1.1万亿元。专栏文章表示,这一次的所谓“缩表”在外汇占款下降这一大背景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与现金投放的季节性变化及财政存款大幅变动有关。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合意流动性水平的变化对资产负债表也有一定影响。专栏文章称,近年来,随着对存款准备金实施双平均法考核以及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提高至每日操作等,商业银行的预防性流动性需求总体趋于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央行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根据形势变化和供求因素,人民银行合理搭配工具组合,保持了流动性中性适度和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