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河:下一个目标我国能不能实现跨越?习总书记在2014年11月APEC会议上讲,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的,关键是有两个问题,第一个什么时候迈过去?第二个迈过去以后能不能更好的向前发展?我理解,现在我国还没有迈过中等收入陷阱。肯定要迈过去,什么时候迈过去,还需要继续努力。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高收入国家迈进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能走到发达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平均值。第二个门槛值过后,我国能否进入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认为,中国进入第一个门槛值很容易,“十四五”就可以达到,中国在2025年和2024年之间能跨入这个门槛。只是跨入门槛值,这个重要标志。
从现在到2025年间,中国正面临着在中等收入陷阱的中间区域,8千美元,下一步要向1.6万美元迈进。国际经验表明,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一般从发达国家看,其结构要达到两个70%和两个60%。消费率在70%以上,城市人口城市化率70%以上,服务业比重60%以上,中产阶级60%以上。我说的中产阶级是自我认同感指标,达到两个70%两个60%。自己是中产阶层的认同感,中国人认同比较低。
要完成这些结构性任务,单靠经济一条腿是困难的。所以世纪任务,中国要越过坎,实现一个中国梦,三个结构转型:第一是需求结构转型,就是经济结构转型。经济结构转型里面,要从外需导向,生产型结构向内需导向,消费型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要实现从以工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由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迈进,要素结构向集约、节约转化;第二社会结构要实现人口结构向市民化转型,人群结构要向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转变;第三政治结构,政治结构要从过去纵向管理结构向扁平化治理结构转化。随着中产阶层的扩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所以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怎么改革?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有许多有利条件的,从需求上看,中国会成为未来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消费市场,中国将来很快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另外是从供给结构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红利,另外新型城镇化,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等等,都会释放新的发展红利,会形成新的动力。还有国家实力雄厚,中国体制优势可以调集资源,集中力量干大事。另外,外汇储备,基础完善、产业供应链健全都是有利的。
再强调一点,中国政府在世界上是相对有效率的,跟发达国家和跟落后的相比,我国政府效率较高,尤其现在反腐败以后,更加有效。我国产业供应链在世界上是比较健全的,我们的基础设施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
要简单讲,中国要想跨越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有三个结构需要考虑:一是需求结构怎么样从现在的投资导向、出口拉动转向消费导向?这是个大问题,这背后的问题是体制。二是产业结构,我国的产业结构是一种供给超过需求的产业结构。而且这种产业结构最大的问题是,落后的传统产出动力正在丧失,而新兴产业成长还在孕育期,新旧两个不接续;三是社会结构,我国的社会结构的问题就是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导致社会结构演变相对落后。
最后结论是,中国正处于中等收入陷阱中间区域,向发达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的条件还要继续培育和创造,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不确定性因素还比较明显,特别是三大结构转型不协调,影响经济结构转型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转型缓慢,将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的最大制约因素。但是我相信,中国会迟早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