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非上市寿险公司陆续披露年报,他们2016年的经营成绩单也随之出炉。记者对已经披露年报的寿险公司梳理发现,有22家险企合计亏损约95亿元,其中有3家险企合计亏损约59亿元,占了亏损额的一半以上。
随着非上市寿险公司陆续披露年报,他们2016年的经营成绩单也随之出炉。《证券日报》记者对已经披露年报的寿险公司梳理发现,有22家险企合计亏损约95亿元,其中有3家险企合计亏损约59亿元,占了亏损额的一半以上。
从亏损的主要原因来看,行业竞争加剧、展业成本增加、承保利润下滑为寿险公司亏损几大原因。从行业利润大背景来看,2016年保险业实现净利润接近2000亿元,较2015年同期下降近三成,这也是自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3家亏损最大寿险公司
合计亏58.83亿元
去年,保险行业景气度走低,不少非上市寿险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亏损。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22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在目前已经披露年报的非上市寿险公司中,占比将近三分之一。
从各寿险公司的情况来看,寿险公司的亏损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数据显示,去年有3家寿险公司亏损额较高,占据纳入统计的寿险公司亏损额的一半以上,达到58.83亿元。亏损额排名前十位的保险公司合计亏损约83亿元,占寿险公司亏损额九成以上。
具体来看,长城人寿、信泰人寿、吉祥人寿、利安人寿、东吴人寿、同方全球人寿、德华安顾人寿、汇丰人寿、瑞泰人寿、君龙人寿、中韩人寿、国联人寿、新光海航等险企出现了不同程度亏损。
引人注意的是,一些险企经过多年经营,在2015年实现首次盈利后,2016年再次出现亏损。例如成立近10年的某寿险公司,在2015首次实现盈利(不足2亿元),但在2016年又出现了4.89亿元的亏损;成立于2011年4月的另一家寿险公司,在其成立的第5个年头即2015年首度实现盈利1亿元,不过2016年又出现了3.15亿元的亏损。
投资收益下滑
并非险企亏损主因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下滑使得一大部分寿险公司的利润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但亏损寿险公司的亏损主因或许并非来自于投资收益下滑,而可能与这些公司的承保利润较低有较大关系。
从行业来看,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为5.66%,较2015年的7.56%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受此影响,保险业2016年实现投资收益7071.13亿元,同比减少732.5亿元,降幅9.39%。其中,仅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收益就较2015年下降了约2300亿元。
具体到单个公司来看,去年上市险企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多数归结于投资收益率下降,例如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及新华保险等险企均提及这一原因。
在非上市险企中,华泰人寿去年保险业务收入超34亿元,同比增长22%,年度净利润7060万元,与2015年的3.2亿元相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下滑幅度较大,2016年投资收益为7.6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了近8亿元。
保监会统计信息部调研员、副处长段海洲此前分析认为,2016年险资投资收益率下降,一方面是因为低利率环境导致固定收益率产品收益下降,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处于低迷状态,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收益下降,导致行业整体收益出现一定下降。
虽然行业投资收益普遍出现下滑,但对比亏损额排名前十位的非上市寿险公司投资收益增速来看,这10家寿险公司中,只有3家投资收益出现负增长,有7家投资收益出现正增长,其中个别公司增长幅度甚至超过90%。显然,非上市寿险公司亏损的原因不仅仅是源于投资收益下滑。
银行拿走了
保险多少利润
事实上,市场主体不断增多、行业竞争加剧、展业成本增加是寿险公司亏损的几大主要原因。新兴险企以及一大批原有中小寿险公司的业务又多集中于银保渠道,由于这些险企没有建立业务价值较高的个险队伍,往往以银保渠道来拉高保费,但近年来,银保渠道展业成本增加,削弱了这些险企的承保利润。
记者梳理亏损险企各渠道经营数据发现,不少险企颇为依赖银保渠道,个别险企保费销售额最高的前五大产品均出自银保渠道。由于渠道经营成本较高,大型上市险企逐渐放弃的银保渠道,成为一些中小寿险公司的主打渠道,水涨船高的渠道费用也削弱了这些险企的承保盈利能力。
数据显示,2016年银保渠道给银行贡献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幅,远远大于其代理保险保费的规模增幅。例如民生银行代销保险保费规模比上年增长3.97倍,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比上年增长4.55倍;招商银行代理保费规模增速为44.69%,但同期代理收入增幅达到了81.98%;农业银行代理保费规模增幅为56.54%,同期代理收入增幅达85.4%。这说明,险企在银保渠道的销售成本正在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