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金融时报》今日刊登评论文章称,不能将股市的短期下跌归咎于监管重拳。近期中国监管机构一系列金融监管举措虽然会对股票市场形成一定影响,但投资者对此无需反应过度。不管是推动金融稳步去杠杆,还是加强市场监管,目的均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市场参与各方应有清醒认识。
股票市场一下跌,证监会就会被推上风口浪尖,这似乎已经成为A股市场过去20多年的常态。过去两周,各种聚焦资本市场监管者的声音此起彼伏,相互交锋,其中赞赏者有之,建言者有之,言辞激烈的批评者也有之。
引发这些纷杂声音的,是股票指数的波动与监管的频频亮剑。近期,A股市场出现了一波短期快速调整,上证指数在10个交易日内下跌了5%左右,部分个股跌幅较大。
批评者的逻辑之一,就是股市的短期下跌归咎于监管重拳。对此,我们不敢苟同。
股票市场走势是多重因素的综合反映,既有对宏观经济走向的预期,也受中观行业发展影响,还是微观公司业绩的体现。同时,股票市场的走势还受到宏观政策、国际金融市场走势等因素的左右。所有这些因素,再叠加投资者情绪,即凯恩斯所说的“动物精神”,造成了股指的上涨或下跌。监管政策当然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因素,但显然不是全部。将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完全归咎于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显然是以偏概全。
客观上说,近期相关部门推出的一系列金融监管举措,的确会对股票市场形成一定影响,但投资者对此无需反应过度。比如,为更好地防范风险,引导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银监会近期公布多项举措,旨在稳步引导金融业去杠杆,防止资金在金融体系“空转”,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对此,有研究称,在不同金融市场间,本轮银行业监管的影响依次为债券市场、信用市场、股票市场。该研究认为,股市真正涉及到的资金约为500亿元至1000亿元,且整改会留有时间缓冲,实质影响甚微,因此,股价短期或已反应过度。
而从证监会的一系列监管举措看,不管是打击内幕交易、“顶格”处罚违法违规者,还是遏制忽悠式重组,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在于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打击金融乱象,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比如,近期西部证券因为忽悠式重组,被暂停保荐资格;九好集团因虚增收入、虚构银行存款等而被罚款439万元;对唐汉博等操纵市场的违法当事人罚没款合计逾12亿元;对前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兼职委员冯小树突击入股案,除了没收冯小树违法所得2.48亿元外,还顶格处以2.51亿元罚款。
加强金融监管,是各监管部门的职责所在。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曾指出,证监会第一任务是监管,第二任务是监管,第三任务还是监管。加强监管,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守住风险底线,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加强监管,是为了净化金融市场环境,夯实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加强监管,是为了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各项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稳健发展。因此,对于资本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种种乱象,监管当局就是要坚持底线思维,重典治乱、猛药去疴,果断出手,继续提升监管能力。
过去一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在新的监管理念下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从2016年2月份至今,A股市场总体运行稳健,没有出现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等剧烈波动。这期间,资本市场监管逐渐加强,非但没有引起市场的恐慌性波动,反而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保护了投资者利益。一方面,监管当局深刻反思此前股市异常波动的教训,依法全面从严监管,持续整顿市场秩序,保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发展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监管理念也有了新变化,更加重视维护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应当说,不管是推动金融稳步去杠杆的举措,还是加强市场监管的系列重拳,目的均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遏制金融市场乱象,促进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对此,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市场参与各方应有清醒认识。风物长宜放眼量。莫让市场短期波动,成为影响监管进一步强化的障碍。
(来源:金融时报,作者:刘洋,原标题:莫让市场短期波动成为强监管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