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工智能已经慢慢让电视重新回到家庭的中心,成为家庭终端的核心,包括人脸识别等新技术正在电视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蒋佩芳 每经编辑 杨 军
每经记者 蒋佩芳 每经编辑 杨 军
“五一”节又是一个消费的日子。
在网上和各大卖场挑选电视的时候,所有过来人都得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时代变了,电视早就不是传统的那个电视,CRT时代一个电视几十公斤,小伙子也扛不动,现在一个三岁小孩都能拎起来。
互联网+人工智能已经慢慢让电视重新回到家庭的中心,成为家庭终端的核心,包括人脸识别等新技术正在电视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对厂家而言,2017年的彩电市场需要正视消费端的变化:即消费者购买力不断提升。必须看到的是,无论是从大尺寸化产品出现,还是如今更多技术多元化的产品出现,总体反映出的是,中国彩电市场的更新换代以及升级转型,正需要新的推动力。
智能化将是下一个蓝海
自2013年起,我国电视产业便走上了智能化升级快车道,在过去短短三四年时间里,智能电视逐渐普及。
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彩电零售规模为5089万台,其中智能电视的渗透率高达83%,这得益于影视剧、综艺、网剧、游戏、应用等在智能电视上的呈现,满足了用户多元化需求,加上互联网的第一批原生用户——“85后”全面进入家庭生活状态,使得家庭娱乐中心重新回归客厅电视大屏。毫无疑问,智能电视已然成为家庭“智慧生活”的重要载体。
而从行业现状来说,2016年下半年以来,面板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加之2017年开局低迷,使得彩电行业的走向显得格外扑朔迷离。尽管如此,但有数据统计显示,未来5年,中国消费市场还将带来2.3万亿美元的增量。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相促进、区域城乡发展相协调,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作用。”
对此,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亚斌曾表示,其中家电产品,尤其是彩电,应该是消费升级的一个主要领域,将迎来一个大的发展时期。
毋庸置疑,中国不仅是全球面板生产基地、整机生产基地以及彩电出货大国,与此同时,还拥有较高的消费能力,追求高端产品的中国富人群体正在快速崛起,随着消费层级的变化,消费需求正在发生从“有”到“优”的转变,企业也正在深度依靠技术创新。
目前,彩电更新换代的周期正在加速,视像化的时代,显示是无处不在,人们也更加依赖各种屏幕。可以看到的是,产品升级方面,主要是通过重点尺寸与重点功能的结合打造高端新品,顺势提升产品价格。
目前,业界最为明显的一个信号是,消费升级正在加快,电视机已经进入新技术应用爆发期,技术迭代越来越迅速。从各个彩电厂商争相推出自家产品就能看出,包括曲面、无边框、量子点、智能等高端产品,而这些高端产品将成为彩电差异化卖点的有力支撑。
郝亚斌曾说,革命性显示技术处于引爆点的一个前沿,未来会处在一个“人机物信”高度融合,“海网云”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而以用户为中心,以家庭的场景化需求为突破口,智能显示应用与服务也将是下一个蓝海。
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5.1%
无论如何,彩电产品将以新技术的迭代赢取市场,而今年的厮杀真是格外激烈。临近“五一”节前,包括雷鸟、小米、联想、微鲸等厂商纷纷召开新品发布会,发布2017年春季新产品。从这些品牌目前发布的新产品来看,其新产品除了画质和外观有所提升之外,产品的操作体验也有较大提升。无论是传统品牌还是互联网品牌的电视新品,都有一个共同点:人工智能语音功能,并宣称AI和语音已经成为电视的标配。
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2017年前2个月,智能电视零售量渗透率已经达到了84.2%。在细分尺寸中,大尺寸的智能渗透率已经接近100%,中小尺寸的智能渗透率也接近饱和。伴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智能电视的功能日渐丰富,用户对于智能电视的使用不局限于观看视频内容,与传统电视有明显区别的游戏、购物、音乐、教育等功能逐渐被用户接受并使用。智能电视使电视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当然,在用户使用智能电视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电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操作体验,并且这些服务是手机等智能产品不可替代的。根据中怡康方面的说法,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电视,增强了用户与电视的互动,提高了用户粘性,而高用户粘性意味着更佳的盈利能力。
可以说,智能电视之所以智慧,关键在于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IDC此前的一份报告显示,认知计算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在2016年到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5.1%,认知计算和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其全球收入从2016年的近80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470多亿美元。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