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生坦言,为了评职称,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发文章花了得有十几万元了。
近日,着名出版商施普林格史无前例地决定将旗下的《肿瘤生物学》杂志的107篇论文撤稿,这批论文的作者全都来自中国,涉嫌编造审稿人和审稿意见。其中有来自山东各大医院的89名医生。记者采访部分涉事医院和医生,医院方面还没有拿出处理意见,有医生坦言,为了评职称,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发文章花了得有十几万元了。
涉事医生“不惭愧”
花了7万换回副高,被曝光后怕丢掉职称
网上曝出的524名涉嫌论文造假的医生中,来自山东济南、青岛、聊城、泰安等医院的医生共89名,其中驻济医院有81名,甚至一些在山东省比较知名的医疗专家也出现在了名单中。
记者采访部分涉事医院发现,这些医院均已得知这一消息,但医院暂时还没处理意见,且对此事讳莫如深。这些造假论文均发表于2012年至2016年期间,可能已经帮助一些医生评上了职称。
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涉事医生吴明(化名)。他正陷于对此次事件曝光的焦虑中。
“我工作12年,医院要求晋副高得有国外核心期刊的论文。我也向国外期刊投过稿,但因为英文水平不好或缺乏专家评审推荐频频被退。”吴明说,前年他找了一家公司,让其帮忙搞定专家评审推荐。公司承诺从润色论文、评审推荐再到投稿发表会一条龙服务。他一次给了这家公司7万元,最后论文终于发表成功。
正因为论文数量够了,去年他晋上了副高职称。这次东窗事发后,由于担心刚晋上的职称会被撤掉,他一直惴惴不安。
找枪手“心照不宣”
论文是评职称硬杠杠,只要求数量不看内容
记者发现,通过专业公司代写论文发表,已经成为医院公开的秘密。接受采访时,很多医生表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这些职称,都要与发表论文数量挂钩。山东要求,晋副高职称,需要核心期刊论文3篇以上,且为第一作者;如想晋正高职称,需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以上,其中第一作者的论文至少有3篇。各家医院情况不同,有的要求会更高。
程蕊(化名)是济南某医院急诊科医生,工作8年,目前是一名主治医师。按规定,工作超过5年就可以申报副高职称,需要足3篇核心期刊论文、科研成果以及职称外语合格等条件。“外语已经考过了,但临床工作已经很忙,还要参加学术活动,实在没精力再写论文。我正打算找枪手代写。”程蕊坦言。
程蕊说,她经常接到论文代写公司的电话,有公司甚至到科室推销,“我用的鼠标垫都是论文代写公司给的。”她笑言,之前接到此类电话,她都是一挂了之,但最近身边一名同事花钱不费吹灰之力就发表了5篇论文,让她也动了心思。
“即使自己写论文,也是东拼西凑,很多是拿出上硕博时导师的文章改改数据、题目,换汤不换药。”她透露,在评职称时,论文质量如何基本没人看,只要量够就行。不仅是论文,科研成果也有很多医生是花钱买的,让别人帮加个名字就行。
学术期刊“发大财”
报价1万还排不上号,有月刊扩成半月刊
据透露,此次涉事医生中有不少人花钱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最高的拿了十几万元,最低的也要5万元以上。即使在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目前也需要近万元,而且还排不上号,加急发表要再支付5000元以上的费用。许多医学期刊也因此“发家致富”,比如有的期刊就由月刊改成了半月刊,以增加发表论文的篇数。
论文代写需求旺盛,也衍生出了一条灰色产业链。记者在网上找到一家济南的论文代写公司,假称客户要到了价格表。发表在《医药卫生》《中国卫生产业》等国家级、省级期刊的价格从800元到5000多元不等。工作人员称这是按期刊版面费定的价,而代写费只需300元,“我们的论文都是专业硕博团队整理稿件,保证原创,包发表。”
记者发现,很多代写论文公司都宣称“资深、专业”,有的甚至称手下有“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硕士或者博士毕业生”,“部分拥有副教授职称”。但记者在网上查询到一家招聘兼职论文写手的公司,与其联系发现,写手的工作只是修改已发表的论文,改改数据,换换说法,不让查重软件查出来。
●观点
当个纯粹的医生有多难?
“医疗的本质是治病救人,具备人文关怀精神、完善的临床技能是医者的本分和天职。”国际健康及公共卫生专家、美国德克萨斯州医学中心Baylor医学院教授马欣观点非常鲜明和坚定。
这位从济南走出去的医学博士,在德州医学中心工作了17年,身为博导既看病也带学生的他认为,“临床教学是培养能看病的医生,不是培养会写文章的医生。”
有据可查的是,近年来与中国有关的学术不端事件,几乎全都集中在医学等应用型学科领域,这次论文撤稿事件的涉事医生,绝大多数来自临床科室而非学术部门,这正折射出国内现行科研人员评价体系的不合理。
评职称、晋升、加薪、评选各类称号、得到科研奖励,医疗系统的一切好事情都与论文挂钩,但其中的悖论是:医生们忙于搞临床做手术,很难有精力写论文。尤其是那些“会看病”的医生,门诊一天要看一百多个病号,一天要接连不断地做五六台手术,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他还有搞科研的时间?但这些临床上的付出和积累却比不上发一篇论文。不会看病的医生当上教授,是体制的误导;而会看病的医生当不上教授,则是社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