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勤上股份(002638,SZ)发布了2016年度报告。勤上股份2016年净利润为-4.27亿元,同比下降2160.66%。《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勤上股份原是一家LED照明企业,2016年完成对龙文教育收购后,勤上股份又瞄上了其他的教育资产标的。由于公司收购的龙文教育2016年业绩承诺的完成率仅为66.19%,勤上股份对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64亿元。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莫淑婷
每经记者 莫淑婷 每经编辑 张海妮
4月22日,勤上股份(002638,SZ)发布了2016年度报告。勤上股份2016年净利润为-4.27亿元,同比下降2160.66%。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勤上股份原是一家LED照明企业,2016年完成对龙文教育收购后,勤上股份又瞄上了其他的教育资产标的。由于公司收购的龙文教育2016年业绩承诺的完成率仅为66.19%,勤上股份对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64亿元。
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64亿元
2017年2月28日,勤上股份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预计2016年实现净利润4786.69万元,同比增长130.74%。
4月15日,勤上股份发布业绩修正公告称,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初步审计,预计2016年度营业总收入约8.41亿元,同比增长-1.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96亿元,同比下降2010.05%。
公告显示,造成业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勤上股份于2016年度完成对龙文教育的收购,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形成20亿元的商誉,2016年度由于龙文教育经营情况未达预期,为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公司对上述商誉计提减值准备4.2亿元。
而在4月22日发布的2016年年报中,勤上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再次下滑至-4.27亿元,同比下降2160.66%。年报披露,勤上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主要原因是商誉、存货、应收账款、在建工程等资产的减值损失导致本年度净利润为负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龙文教育2016年业绩承诺为扣非后净利润10034.73万元,而实际上仅实现了6642.46万元,完成率为66.19%。由此,在2016年年报中,勤上股份对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64亿元。
勤上股份董事长、总经理陈永洪在致歉说明中表示,“作为勤上股份的董事长、总经理,我对龙文教育2016年度未能实现业绩承诺的情况深感遗憾,在此郑重向广大投资者诚挚道歉,2017年度公司将继续加强对龙文教育的管控,督促其落实各项经营举措,力争以更好的业绩回报全体股东。”
豪赌教育产业
由于近年来半导体照明行业竞争激烈,为发掘新的业绩增长点,勤上股份于2016年度通过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龙文教育100%股权,进入教育行业。勤上股份此前公告称,鉴于收购龙文教育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已经完成,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战略发生重大变化,实现了半导体照明产业与教育产业双主业布局。
此前,勤上股份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龙文教育100%股权,作价高达20亿元。据银信评估出具的评估报告显示,在评估基准日2015年8月31日,龙文教育合并口径下总资产账面价值为3.10亿元,总负债账面价值为3.7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0.66亿元。采用收益法评估后,其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20.14亿元,评估增值20.80亿元,增值率达3151.52%。
完成对龙文教育的收购后,勤上股份又瞄上了其他教育资产。
2016年10月12日,勤上股份与深圳市英伦教育产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并于2017年1月10日完成对英伦教育40%股权的收购;2016年11月8日,收购幼教公司小红帽教育股权,以及其实际控制或所有的幼儿园股权不低于80%的比例;2016年12月17日,全资子公司香港勤上拟29亿收购爱迪教育100%股权;2017年1月20日,公司分别与北京凹凸教育、长沙思齐教育的股东达成初步意向,拟通过现金方式分别收购北京凹凸教育、思齐教育不低于10%的股权。
目前,勤上股份正在停牌筹划新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拟间接收购成都七中实验中学90%股权,勤上股份也已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对方签订相关意向协议。
不过,4月22日发布的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显示,公司2017年4月21日收到交易对方发来的《终止协议》讨论稿,对方表示将与公司终止《收购及投资意向书》和终止《补充协议》相关协议,故此存在交易方执意要求终止已有协商谈判成果,导致此次交易终止的可能。
勤上股份在年报中表示,近年来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家庭在教育领域支出意愿更加强烈。不过,K12(代表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12年中小学教育)领域也的确存在参培率过高,逐渐进入饱和竞争阶段的问题。
广证恒生研报显示,K12课外培训领域,当前一线城市品牌竞争白热化,二、三线城市加速圈地,三四线城市在线渗透及渠道下沉并行,行业竞争加剧。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