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来,海印股份一直在谋划调整与转型,试图从房地产开发尤其是商业地产转型为商业地产运营、金融与文娱相结合的轻资产服务型企业,对外自称“家庭生活休闲娱乐中心运营商”。
4月18日,海印股份(000861,SZ)发布2016年年报,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4亿元,同比增长20.66%;实现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5.32%;零售行业营业平均收入增长率为0.83%。
今年2月底,海印股份出资5亿元发起设立海印金控,成为广州首家民资金控企业,而去年曾全资控股湖南红太阳演艺、南昌新中原演艺等演艺公司。实际上,海印股份“去地产化”的色彩越来越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近3年来,海印股份一直在谋划调整与转型,试图从房地产开发尤其是商业地产转型为商业地产运营、金融与文娱相结合的轻资产服务型企业,对外自称“家庭生活休闲娱乐中心运营商”。
加大地产销售应对调控
2016年年报显示,海印股份以商业为主的业务板块(含房地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7亿元,与上一年度对应的16.07亿元和1.29亿元相比,实现营业收入同比略有上升,净利润却略有下降。
对于净利下降,海印股份解释称,2016年宏观经济通胀压力增大,拉升商业行业成本,合并报表范围的房地产销售佣金与商业管理费用增加,导致营业成本提高。
据记者统计,2016年海印股份有4大住宅及商业住宅项目在售,分别是茂名森邻四季、肇庆大旺·海印又一城、肇庆鼎湖·海印又一城、番禺·海印又一城,预售面积共达约29.2万平方米,已结算约18.9万平方米。
目前,海印股份在建的项目包括上海迪士尼商圈的上海海印又一城、珠海海印又一城项目、肇庆大旺海印又一城、肇庆鼎湖海印又一城与茂名大厦等。
记者查询还得知,海印股份旗下位于广州番禺海印又一城项目已完成建造并进入运营阶段,在肇庆还持有一个商业项目——海印新都荟·大沙站,待开发土地面积达2.31万平方米。
海印股份一位内部人士透露,要扩大商业项目保有量,并加快推进自有商业类地产的建设进度,优化商业业态,提高商业物业的附加值等。今年计划对地产项目加快销售,加大对住宅去库存力度,降低财务风险,提升经营业绩。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经理何倩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国家调控政策密集,特别是限购限贷政策与限制“商转住”等政策,对各地楼市影响较大。以海印股份的大本营广州来看,“商住房不能转让个人”政策的出台对商住市场的影响很大,这极大地减少了购房者数量,企业会面临销售压力。
外延并购与跨界合作
2016年11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对实体零售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方式、实现跨界融合、不断提升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及效率作出部署。
“目前商业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电商的冲击,空置率比较高。”何倩茹表示,国家出台措施是非常利好的,在有效地帮助企业寻找一些新出路,加快商业去库存。
海印股份作为一家规模较大的商业运营类企业,应对策略是将业务延伸到诸多新兴业态务领域,包括智能仓储物流、创意产业园、云数据(IDC)、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运营等。
基于此,海印股份今年将加快推进行业并购整合,继续深化区域连锁发展,借助外延性增长和跨界合作,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在何倩茹看来,新业态可以说是企业传统业态的补充,目前很多企业都在拓展新业态。
2016年,海印股份一举收购湖南红太阳剩余25%股权,以及南昌、昆明和郴州三个剧场剩余股权,实现全资控股湖南红太阳演艺、南昌新中原演艺等演艺公司。其中,湖南红太阳2016年实现营收大约1.42亿元,基本与上年持平,实现净利润3347万元,略有下降。
海印股份方面表示,今年将继续深耕文娱业务,大胆探索“商业+文娱”融合发展模式,重点打造“上海·海印又一城”项目。
记者注意到,按照海印金融规划,将以海印控为平台,今年将积极申请花城银行和花城人寿金融牌照,推动互联网小贷和“海印金控”业务,打造“海印控”全牌照金融服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