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天赐材料募投项目延期 曾计划去年底完工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4-18 00:19

    天赐材料证券部工作人员分析,东莞凯欣连续2年无法完成业绩承诺,与其采购高价六氟磷酸锂有关。而当时,虽然天赐材料有生产六氟磷酸锂,但“自己不够用”。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邱德坤 每经编辑 陈俊杰    

    每经记者 邱德坤 每经编辑 陈俊杰

    在收购标的连续两年未能完成业绩承诺的同时,天赐材料(002709,SZ)的募投项目也已延期。

    4月11日,天赐材料公告称,公司延期的募投项目包括:6000t/a液体六氟磷酸锂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地包括公司总部、九江)。而在此前,研发中心项目就已进行过一次变更。

    据天赐材料2016年报,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锂离子电池材料、有机硅橡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在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达到12.2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6.68%,并且毛利率为三大业务中最高,达到43.62%。

    4月13日,天赐材料证券部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6000t/a液体六氟磷酸锂项目延期,是因为公司首次进入液体六氟磷酸锂(经验不足)。而研发中心的投资建设进度,要匹配公司的规模和生产。

    研发中心项目几度延期

    天赐材料证券部工作人员证实,研发中心项目是天赐材料在IPO时,向外承诺投资建设的项目。

    据天赐材料招股书显示,原有研发中心对公司竞争力提升形成了制约,投资建设研发中心项目,是为了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研发中心建设方案包括:日化材料研发部、电池材料研发部、有机硅材料研发部3个部门,5个基础研究室。

    不过,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进度,却被天赐材料一再延期。4月11日,天赐材料公告,位于总部的研发中心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金额为2106万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累计投入总额为1128.83万元,投资进度为53.6%;位于九江的研发中心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金额为1000万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累计投入总额为593.4万元,投资进度为59.34%。

    天赐材料公告,位于总部的研发中心项目,受公司实验室装修改造及仪器设备购置安装建设进度的影响;位于九江的研发中心项目,受研发实验楼建设进度的影响。两地的研发中心项目,均延期至2017年9月30日完工。

    而在此前,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就已做过变更。2014年9月9日,天赐材料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议案,将研发中心项目的投资总额由3150万元,调整为3106.1万元;项目建设期由24个月,变更为36个月。2016年4月8日,天赐材料董事会决定,位于总部和九江的研发中心项目,原定于2016年3月31日完工,均延期至2016年12月31日完工。

    对此,天赐材料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研发中心项目是天赐材料的IPO项目,公司要从整体的角度去考量,其投资建设进度,要匹配公司的规模和生产,随时都会处在变动当中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考量。

    液体六氟磷酸锂未赶上行情

    卓创资讯分析师周天宇介绍,在2015年下半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在当时,各家六氟磷酸锂的生产企业均进行了扩产,但市场仍是供不应求。

    然而,与上述企业扩产不同,天赐材料早在2014年就确定建设的6000t/a液体六氟磷酸锂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反而由2016年12月31日延期至今年4月30日。据天赐材料公告称,6000t/a液体六氟磷酸锂项目的募集投资金额为4900万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累计投入总额为4124.33万元,投资进度为84.17%。项目未能如期完工,主要是该项目的设备采购滞后,对建设进度产生影响。

    其实,在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期间,天赐材料的发展已深受制约。天赐材料证券部工作人员分析,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莞市凯欣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会连续2年无法完成业绩承诺,与其向外采购高价的六氟磷酸锂有关。而在当时,虽然天赐材料有生产六氟磷酸锂,但是“自己不够用”。

    2014年时,天赐材料表示,建设6000t/a液体六氟磷酸锂项目具有重要意义。据天赐材料发布的《2014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修订案)》,在未来2~3年内,锂电池主要原料中的六氟磷酸锂会出现重大缺口,建设6000t/a液体六氟磷酸锂项目,是提前布局锂电池材料的需求。

    “因为公司是第一次建设液体六氟磷酸锂。”4月13日,天赐材料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项目延期,主要是公司原本是做晶体六氟磷酸锂,而不是液体六氟磷酸锂。公司第一次建设,肯定需要很多调试的时间,液体六氟磷酸锂的技术门槛还是很高的。同时,也会有设备采购方面的原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两年收购海外球队耗超150亿 中资踊跃“出海”引监管注意

    下一篇

    首季GDP增6.9% 三大因素撑住了经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