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西南证券遭股转系统警示自律监管 创新业务成保业绩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4-13 00:18

    近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股转系统)发出了一份监管公告,因西南证券所督导的两家公司涉及为其他公司提供担保事项未及时披露,股转系统要求西南证券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鄢银婵    

    每经记者 鄢银婵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大半个月前遭证监会立案调查的西南证券又有些不顺。

    近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股转系统)发出了一份监管公告,因西南证券所督导的两家公司涉及为其他公司提供担保事项未及时披露,股转系统要求西南证券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4月11日,西南证券所受理的真视通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已宣布终止,原因为西南证券被立案调查;而此前西南证券相关人士就“在审投行业务全部暂停”一事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暂停的只是新增投行业务,在审投行业务可继续推行”。

    分析认为,西南证券此次被股转系统警示,虽然不会直接冲击到公司的新三板受理业务,但对公司的形象会有一定影响,同时也提醒公司需要加强内控。

    股转系统警示

    近日,股转系统发布的一则监管公告再次令这家地处“山城”的公司站到了台前。据了解,西南证券所督导的两家公司皆涉及为其他公司提供违规担保,且未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被股转系统要求提交书面承诺。

    公告显示,西南证券督导的山东文正衣品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后于2015年7月为山东中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违规提供担保1笔,涉及担保金额800万元。挂牌后累计违规对外担保的数额占挂牌公司2015年期末经审计净资产的16%。以上担保未按照公司章程履行审议程序,也未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此外,西南证券督导的洛阳新思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后于2015年12月为洛阳震动机械有限公司违规提供担保1笔,涉及担保金额600万元。挂牌后累计违规对外担保的数额占挂牌公司2015年期末经审计净资产的9%。以上担保未按照公司章程履行审议程序,也未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督导机构,西南证券却未能在知悉或者应当知悉挂牌公司发生违规对外担保之日起十五个转让日内对以上两家公司进行现场检查。

    股转系统表示,西南证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办券商持续督导工作指引(试行)》第15条的规定,未能勤勉尽责地履行持续督导义务,特对其采取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股转系统搜索发现,这也是西南证券首次被警示自律监管。

    “类似这样的监管函不少券商都收到过,随着股转系统运作愈来愈成熟,以后监管也会趋严。”一不愿具名的新三板市场资深人士表示。

    创新业务保业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分析均认为西南证券此次收到股转系统的警示并不会对公司业绩造成直接影响。

    上述新三板市场人士表示,“这个警示函如果放在平常,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但是西南证券刚刚才遭立案调查,这就可能令公司的内控受到质疑”。

    4月12日,记者致电西南证券董秘办欲就此事采访,不过对方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事实上,对投资者而言,不论是立案调查还是遭股转系统警示,其重点关注的是西南证券的业绩是否会受到冲击?

    此前,西南证券相关人士在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曾表示,“目前在审的超过20个项目,实际上不会受到直接影响,可以走复核程序,新增投行业务确实要暂停”。

    不过就在4月11日,西南证券所受理的真视通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已宣布终止,原因为受西南证券立案调查影响,其重组方案历时近一年未获核准,公司对未来成功合并及整合信心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综合类券商,西南证券除投行业务外,其主要业务还有经纪业务、资管业务、自营业务、直投业务、另类投资业务、新三板推荐挂牌业务等。此次股转系统警示,是否会影响其新三板挂牌业务也尚未知。

    据上述新三板人士透露,目前新三板推荐挂牌的市场行情在100多万,投行业务IPO往往在千万级别,两者之间差距悬殊。

    西南证券相关人士曾表示,西南证券还有一些创新业务,包括另投业务,做一些非标业务(相对于标准业务而言),和股权投资业务(即直投)等,以增加业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从北京起飞航班满载各国记者抵达平壤】《环球时报》记者12日乘坐国航CA121于当地时间五点半左右到达平壤。这趟航班大约有120个座位,几乎坐满,基本都是西方面孔,能听到英语、西语、日语多种语言交汇。一名空乘告诉《环球时报》,大部分乘客都是记者。据了解,这次朝鲜总共邀请约40家媒体130名记者前往平壤采访,2/3的媒体记者是12日到达的,从11日至13日记者陆续全部到达。(环球时报)

    下一篇

    那个捂了3年才发的“老妖基”又作妖了,这次连公告都写不来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