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企绩效提升的同时,房企高管的薪酬,也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那么,目前为止,哪家房企给高管发钱最多?我们来给他们排排位。
近日,各大房企密集发布年报,截至4月5日,共有67家房企发布2016年年报,其中55家房企净利润上涨。
在房企绩效提升的同时,房企高管的薪酬,也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那么,目前为止,哪家房企给高管发钱最多?我们来给他们排排位。
王洪飞年薪千万
根据上市房业发布的年报,目前房企高管2016年薪酬超过千万的只有一人,为金科股份的王洪飞,超过了万科的王石和郁亮。
先来看看发钱最多的前三强企业。
目前上市房企中,管理层年度报酬总额排位第一的是金科股份,2016年管理层年度报酬为6472.34万。金科股份年报指出,金科股份24名董事、监事、高管成员中,除去不领取薪酬的两名董事商羽、张强,其余22人平均薪酬为294.19万元,薪酬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有14人。
而其中薪酬最高的个人既不是现任董事会主席、总裁蒋思海(661.45万元),也不是离任的董事会主席黄红云(607.92万元),而是副总裁王洪飞,年薪1089.81万元,这也创下了沪深两市重庆上市公司个人薪酬之最。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王洪飞现任金科股份副总裁、华东区域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智云咨询合伙人章程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一般上市房企的高管年薪部分是根据高管个人能力来定,王洪飞所负责的区域,去年一年表现不错的话,获得千万年薪在意料之中。“他也可能是今年A股上市房企中,个人薪酬最高的高管”。
记者从金科股份年报中发现,2016年,江苏区域营业收入为67.15亿元,占金科股份营收的20.83%。同时,王洪飞还获得金科股份1000万股限制性股权激励。
排位第二的则是万科,管理层年度报酬总额为6353.4万元。
其中,2016年王石从万科领取的薪酬为999万元,与2015年几乎持平;郁亮为979万元,薪酬同比小幅下降约2%;而执行副总裁、监事会主席等多名高管的薪酬则出现20%以上的涨幅。对比金科股份高管们差距较大的年薪,万科高管的年薪表现平稳。
排位第三的则是金地集团,2016年的管理层年度报酬总额为5526万元。
不过,记者发现,金地的董事长凌克的年薪收入对比2015年有所上升,2015年凌克的年薪为571万元,2016年的年薪则为736万元。除副总裁胡弘、独立董事王志乐外,金地集团内高管年薪均有所上升,其中,胡弘的薪酬从244万元下滑到80万元。
根据目前企业年报,除却前三名房企,其他房企高管年度薪酬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前十名中,除了招商蛇口高管年度报酬总额有所下滑,其他均保持上升趋势。
离职成新常态
“今年,中小型房企担心资金链,大房企担心什么?一是拿不到地,还有就是高管离职。”一位知名房企高管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是人才的竞争了。”
回顾刚刚过去的3个月,房企高管离职进入了一个小高潮。
3月9日
世纪金花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宣布,行政总裁郑开杰服务期满,不再在公司任职。
3月13日
云南城投公告称,收到董事会秘书及副总经理栗亭倩和副总经理韩开平的辞职申请。
3月15日
嘉凯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副总经理罗斌因个人原因辞职。
3月23日
华侨城宣布,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陈剑不再担任公司副总裁的议案》,解聘陈剑。
3月28日
复星创始人之一、副董事长梁信军突然离职,与此同时,复星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丁国其也宣布辞职。一时轰动整个房地产业。
记者发现,大部分房企高管离开,均为自己提出辞呈,理由各异,引发外界猜测不断。
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房企高管高速流动,折射出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来对人才的竞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于上层的人才越是渴求。人才是有限的,集团之间也在互相挖人”。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行业变革下人员的不稳定性也是房地产行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调控之下,房地产业更加渴望高端地产人才加盟,纷纷通过提高薪酬的方法来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使得行业平均薪酬水涨船高。
该人士表示,“随着黄金时代离去,房企薪酬对比金融业和新兴行业,并不是最高,房企在转型的同时,人才也在转型,他们会到别的行业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根据数据,2016年的年度上市企业的报酬均值排位中,金融行业以2653.44万元排名第一;房地产行业则排名第三,年度报酬均值为1095.0524万元;排名第二的是电信服务行业,均值为1128.7万元。
2017需谨慎
房企转型期叠加高管离职潮,2017年的房企要怎么走?
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100》,今年一季度,三大龙头房企销售均超过千亿,前三十的门槛值从73亿元跨越到135亿元。
这其中,万科单月销售额达到了630亿元,而碧桂园一季度已经完成全年4000亿元目标的36%。
从一季度从数据上来看,房企表现是很好的。
不过,易居(中国)企业集团CEO丁祖昱却有些忧虑。他认为,楼市之后可能会迎来更多的调控政策,“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宏观数据好,我心里更加担忧的很重要的原因,宏观数据好才有可能有调控的余地”。
章程认为,2017年楼市要保持谨慎发展的态度。
“2016年房市过分火爆,使得2016年三季度开启了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周期。与以往调控周期不同,3月份开始的这次楼市调控范围比去年10月份的更大,甚至呈现出同一城市政策层层加码、调控城市范围有中心城市向周边扩围的趋势。”
记者发现,房企的年报中,调控周期下的经营风险也不断被提及。不过,从龙头房企的年报来看,这些公司普遍预计2017年房地产市场将保持平稳运行,机遇大于挑战。对2017年的经营和市场谨慎乐观。
房企意识到,动辄翻倍的规模增长如今并不能持续。万科、中海均将每年的增长幅度确定在20%-30%左右。
万科在被拉下“一哥”位置后,万科集团总裁郁亮对外称,“不必在乎一时的高和低。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这是万科所追求的。”
碧桂园也一改此前“翻倍”的进攻口号,将年度目标确立为4000亿元,增长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