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白洋淀湿地保护区水质好转 专家:应建立长效补水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4-06 14:18

    有专家指出,白洋淀要发挥最佳的生态功能,保持生物多样性,水位应维持在7.5米至8.5米最为适宜。现在白洋淀入淀河流中多数已断流,如果不及时补水,7.5-8.5米这样的水位得不到保障。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怀水 实习记者 张钟尹    

    每经记者 张怀水 实习记者 张钟尹

    雄安新区的选址这几天备受社会关注,其交通优势已十分明晰,那么其生态环境如何也成为热点之一。

    雄安新区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水资源比较丰富,可满足区域生态用水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安新县委宣传部获悉,自1988年8月份白洋淀淀区重新蓄水后,水质有了好转。

    同时,有专家表示,白洋淀要发挥最佳的生态功能,保持生物多样性,应建立白洋淀长效补水机制。

    曾23次给予生态补水

    据了解,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淀区地形复杂,大小淀泊达143个。

    从实际情况来看,此前各级政府对白洋淀高度重视,23次给予生态补水,使白洋淀水位基本达到生态用水的要求。白洋淀的重点保护区域如:烧车淀、大麦淀等主要核心区的水质基本能保持在Ⅲ、Ⅳ类水。

    Ⅲ、Ⅳ类水分别指的是,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另一方面,白洋淀核心区内的植被,得到较好的保护,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增强了白洋淀的自身净化能力。

    记者梳理发现,2002年11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建立白洋淀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31200公顷,分为4个核心区。

    2012年经河北省政府同意,对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的范围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29696公顷。

    专家建议建立长效补水机制

    2015年,白洋淀被列入河北省首批12个省级重要湿地名录之一。

    据介绍,白洋淀水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降雨,二是上游补水。

    由于近年来华北地区持续干旱,降水量减少,白洋淀水位的保持基本只能靠补水。

    有专家指出,白洋淀要发挥最佳的生态功能,保持生物多样性,水位应维持在7.5米至8.5米最为适宜。现在白洋淀入淀河流中多数已断流,如果不及时补水,7.5-8.5米这样的水位得不到保障。

    对此,专家建议建立白洋淀长效补水机制,补水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入淀水质优良,水量足够。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BAT会不会参与联通混改:腾讯“暂不回应”,阿里不予置评】对于外界最为关注的,中国联通此番混改,将引入哪些投资方,尤其是是否会引入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时,公告尚未披露。就此,腾讯给予的回复口径是“暂不回应”,阿里给澎湃的回复口径是“不予置评”,而百度截至目前尚未给出回复。(澎湃新闻)

    下一篇

    美联储会议纪要:今年或开始收缩资产负债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