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老赖”——失信被执行人,都是个人或者企业,今天,小编要给你们讲一件“新鲜事”:江西一个县的人民政府被市法院判为“老赖”,县政府3.24亿元的资产被冻结。
对于“老赖”,我们通常见到的曝光是这样的:
江苏兴化市某商厦电子屏幕上,45名“老赖”信息被连续10天滚动播出
或者这样的:
市民围观被曝光的“老赖”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老赖”——失信被执行人,都是个人或者企业,今天,小编要给你们讲一件“新鲜事”:江西一个县的人民政府被市法院判为“老赖”,县政府3.24亿元的资产被冻结。
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于3月21日作出决定,将拒不履行法律文书中相关义务的奉新县人民政府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红星新闻)
被列入“老赖”名单会有什么影响?
网友们俗称的“老赖”名单,学名叫做“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失信者黑名单”。
根据最高法的相关规定,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被列入“老赖”黑名单,会被限制消费,很多涉及到“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高消费行为都会被严格限制。
最高法的以上规定针对的主要是个人,那么,地方政府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会受到哪些限制呢?
最高法有规定,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
所以,奉新县人民政府被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奉新县县长、主要负责人就无法乘坐飞机、买高铁票了,当然,奉新县的主要负责人因个人需求,需要买房、买车,可以向执行法院——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同时,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后,奉新县人民政府许多工作将无法开展,招商引资、基础建设、资金周转等方面也被限制。
被列入“老赖”名单的地方政府还有多少?
通过查询最高法网站,小编发现,奉新县人民政府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地方政府——我国共有100多个地方政府上了这个名单!
以上名单均来自最高法网站http://shixin.court.gov.cn/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登录网站查询更多“老赖”(网络不稳定或导致结果有出入)
小编发现,上“老赖”黑名单的多数为乡镇一级政府,但也有地市级别政府“上榜”,比如黑龙江大庆市人民政府、辽宁新民市人民政府、广东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有些地方的乡镇一级政府几乎是“集体上榜”,比如广东省英德市,有6个镇“上榜”,分别是:英德市云岭镇、青塘镇、黎溪镇、东华镇、西牛镇、白沙镇;河南省郸城县,有5个镇“上榜”,分别是:宁平镇、李楼乡、白马镇、南丰镇、石槽镇。
“上榜”的原因也很多,有的是拖欠工程款、有的是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有的因为违法强拆、拒绝赔偿原告地上种植物损失等等。
并且,有的地方政府上榜不止一次,郸城县宁平镇人民政府、郸城县李楼乡人民政府分别“上榜”3次。
还有些地方政府,上了失信名单仍然不以为意,还是“不还钱”、不执行,长期在榜单上“霸屏”,真配得上“老赖”的称号。
>>结语
地方政府上榜“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民告官”得以胜诉,同时,这也体现了最高法整治“老赖”的决心。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个别地方政府面对法律审判时傲慢的态度,“官本位”思想依然严重。这些地方政府需谨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地方政府也一样。
(参考资料来源:最高法网站、红星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