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校园贷监管效应显现 业内称建立预警、监测与信息共享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3-30 17:01

    3月30日,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监管效应开始显现。目前,广州违规校园贷平台基本整改转型或停业,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广州暂未出现校园贷恶性事件。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朱丹丹    

    每经记者 朱丹丹 每经编辑 姚祥云

    曾轰动校园及各大社会舆论话题之一的校园贷,迎来了监管一周年。

    3月30日,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监管效应开始显现。目前,广州违规校园贷平台基本整改转型或停业,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广州暂未出现校园贷恶性事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接着同年8月,中国银监会又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

    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超60%学生申请校园贷是用于购物、娱乐、交际,违规校园贷机构利用学生盲从的消费和懵懂的借贷心理进行诱骗是校园贷乱象丛生的一大主因。

    对此,业内人士坦言,在规范校园贷过程中,需要主管部门、学校、金融机构的通力配合,更亟需学生这一重要群体的参与,从自身做起,共同培育这一市场,优化校园金融服务环境。

    广州市金融局副巡视员李贵远亦表示,规范校园贷,不能一刀切,需要一盘棋思想。在对校园贷平台进行规范、整改、清理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大学生合理的消费信贷需求,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小额、利率合理的消费金融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力度,加强金融知识集风险防范意识的教育,提高他们对校园贷陷阱的识别能力,树立其信用意识,消除懵懂的借贷心理,才能理性借贷,不被一时的享乐冲昏头脑。此外,各大学校要建立校园网贷预警、监测与信息共享机制,与各有关政府部门加强信息共享。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招商轮船去年净利增五成 恒大人寿新进股东名单

    下一篇

    【工行2016年净利润2782亿元 共派息835.06亿元】工商银行2016年全年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2782.5亿元人民币;利息净收入4718.46亿元,同比下降7.1%。拟每股派0.2343元,共派息835.06亿元。到2016年末,不良贷款率1.62%,上年为1.50%;2016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87%,与上年持平。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