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中老双边贸易总额下降的情况下,成都与老挝进出口总额上升至4628万美元,同比增长38.34%。
每经编辑 杨弃非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官远星
3月15日,成都与老挝琅勃拉邦省签署两地建立友好市省关系协议书,正式建立友好市省关系。这是继去年10月《关于成都市与老挝琅勃拉邦省建立国际友好市省关系》议案通过后两地关系的又一推进。
根据协议书,成都与老挝琅勃拉邦省将在教育、文化、旅游、商贸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与此同时,在两地建立友好市省关系签约仪式现场,琅勃拉邦省提出,将通过人员交流、中医培训、城市推介等方式,加强与成都在旅游、经贸、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领域的务实交流合作。
近年来,成都与老挝经贸关系不断升温。2015年,在中老双边贸易总额下降的情况下,成都与老挝进出口总额上升至4628万美元,同比增长38.34%。
逆势上涨的背后,是两地经贸发展的广阔基础与巨大潜力,也是成都企业在老挝不断扩大布局的脚步。迄今为止,成都共核准在老挝境外投资企业8家,主要涉及矿业、电子、光缆、投资、丝绸等领域。
作为老挝北部重要的政治、教育和商贸中心,琅勃拉邦省正是这一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
2014年12月,老挝航空就已开通成都直飞琅勃拉邦的航班,每两周3班。成都也因此成为琅勃拉邦在中国西南市场开通客运定期航线的首个城市。而由此延长,成都于去年2月更进一步开通了经琅勃拉邦到老挝首都万象的航线。
同时,先于两地友好省市关系的确定,在“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期间,时任琅勃拉邦省副省长的布阿空·那玛冯已率先来到成都,并表示希望两地能进一步加强旅游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据他介绍,以著名的旅游胜地闻名于世,并因独特的城市布局和保存完好的殖民时期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琅勃拉邦,将借鉴“成都经验”,参照杜甫草堂、武侯祠、都江堰等著名景点富有“国际范”的发展模式,在其旅游开发中融入更多国际化元素。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成都已有33个国际友好城市、44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同时有16个国家获批设立领事机构。这些数字意味着还有更多形式的国际经贸合作正在成都展开,也预示着成都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双向对外开放格局正在不断成型。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