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券商研究报告称,一般市场上将“高送转”看做重大利好,可如今,“高送转”这招却被不少A股上市公司玩“坏”了:公司在披露送转预案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股东及董监高拟减持的消息。最近,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旗下的基金也栽在A股这个经典套路之下。
每经编辑 杜宇
每经记者 吴治邦 曾剑 每经编辑 张海妮 李净翰
网上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
卖馅饼店员问,请问这个馅饼要切成8片还是12片?
答,切8片好了,切12片恐怕吃不完。
股市中的“高送转”与上面这个笑话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即"高送转"后,公司股本总数虽然扩大了,但公司的股东权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馅饼没有变大)。而且,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股本扩大,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摊薄每股收益。
有券商研究报告称,一般市场上将“高送转”看做重大利好:
其一是“高送转”可以向投资者传递出上市公司对公司业绩成长性有信心的积极信号;
第二“高送转”在不影响现金流的同时,增加股本降低股价,吸引投资者认购,部分投资者对公司股票存在填权预期。
可如今,“高送转”这招却被不少A股上市公司玩“坏”了:公司在披露送转预案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股东及董监高拟减持的消息。
最近,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旗下的基金也栽在A股这个经典套路之下。
高送转后披露高管减持计划
3月13日晚间,网宿科技对外披露了2016年年报,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44.47亿元,同比增长51.67%;实现净利润12.50亿元,同比增长50.41%。
按照披露的2016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公司拟以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0股。
与此同时,公司还发布了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高送转预案披露后,未来6个月减持公司股票的计划。
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宝珍在预案披露后6个月内(即2017年3月14日~9月13日),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0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现有总股本的0.62%。董事储敏健在本预案披露后6个月内(即2017年3月14日~9月13日),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22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现有总股本的0.28%。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现在公司的股价相较于前期高点为相对低位。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
“这只是一个减持计划,未来减不减持还不知道,不太清楚相关股东为何会在此时公布减持计划。”
“不清楚具体哪些股东在减持,公司实控人及董事的减持只是计划,未来减不减持还不知道。”
比尔·盖茨旗下基金“被套”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14日网宿科技的股价一度封在了跌停板上,收盘时报收于48.29元,跌幅为9.91%,成交量创多年新高,达47.96亿元,换手率为18.8%。
龙虎榜显示,卖出额最大的前5名的营业部席位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机构专用、机构专用、机构专用、深股通专用,分别卖出50197.03万元、24120.33万元、21104.78万元、13045.63万元和12886.99万元,累计卖出金额逾12亿元。而同时买入前5名营业部席位合计才买入了1.74亿元。
从龙虎榜卖出数据看,机构席位在大笔卖出。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12年31日,公司前10大流通股东中的机构投资者有: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国低碳环保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1035.75万股)、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全社会责任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976.25万股)、BILL&MELINDAGATESFOUNDATIONTRUST(783.12万股)、全国社保基金四零六组合(638.80万股)、富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498.32万股)。
从持股动向看,公司前10大流通股东中,盖茨基金旗下BILL&MELINDAGATESFOUNDATIONTRUST在2016年第四季度加仓102.65万股,持股数增至783.12万股。值得一提的是,其余机构投资者也都选择了加仓。
然而,网宿科技的股价却从去年四季度初的约70元/股,最低跌至45.60元/股。
此外,根据华泰证券策略研究所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3月14日,已经发布送转公告的企业中,送转比例大于1的企业有107家,其中9家上市公司送转比例达到3倍。
自企业披露送转预案起截止3月14日,107家企业平均股价增长率为5.96%。其中股价出现增长的企业共有62家,涨幅最大的前三家上市公司为易事特(111.94%)、乐心医疗(67.26%)、飞凯材料(60.31%)。另外有35家企业股价出现下跌,跌幅最大的前三家企业分别为新易盛(-33.73%)、巨龙管业(-32.42%)和东音股份(-26.85%)。
大家可得擦亮了双眼,小心“馅饼”变陷阱!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