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的角度,企业需要通过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抢夺市场份额,实现利润提升。就此而言,中国经济能否进入质量时代,也是中国经济是否转型成功的关键。现在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让这种“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在国内市场上生成和盛行。
每经编辑 傅克友
中国进入质量时代要让“良币驱逐劣币”
每经评论员 傅克友
当全国两会进入尾声时,每年的“3·15”也如约来临。和往年一样,打假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仍然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今年有所不同的是,“质量时代”成为新的热词。
在3月14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说,党和国家对质量的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各级党委政府不再简单地以GDP来论英雄了,而是更多关注到质量提升;如果各行各业都让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一个社会风尚;如果国货因质量而强盛,国家因质量而强盛,那就是质量时代的到来。
质量时代到来,表明中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中国消费者对生活水平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进入了新阶段。
从需求的角度,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数量,而偏好高质量的产品,追求更高的效用。从供给的角度,意味着企业需要通过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抢夺市场份额,实现利润提升。就此而言,中国经济能否进入质量时代,也是中国经济是否转型成功的关键。
问题是,如何进入质量时代?
监管部门当然责无旁贷,要对假冒伪劣产品坚决打击,毫不留情。但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恐怕是建立起“良币驱逐劣币”的机制,让优质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奖赏、获得胜利;让假冒伪劣在市场竞争中受到惩罚、走向失败。
在很大程度上,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可以视为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生态。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经济生态中,优质产品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假冒伪劣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这等于是对假冒伪劣变相的奖赏,对优质产品变相的惩罚,从而导致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失灵,甚至形成某种恶性循环。
这次全国两会期间,企业家雷军表示,小米深受假货危害,市面上卖的小米手机,有30%~40%都是假的。这是“劣币驱逐良币”。全国政协委员高友东指出,现实中“赢了官司丢了市场”、“贴钱维权”的事情屡见不鲜。这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利益根源。马云呼吁“像治理酒驾一样去治理假货”,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犯罪成本,获得了众多代表委员的认同。这是改变“劣币驱逐良币”的治本之策。
不过,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即对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不够大,惩罚不够高。问题的另一个侧面,是如何让优质产品获得足够鼓励和奖赏,以至于可以让“良币驱逐劣币”。
我们的产品是不是足够好,并且足够赢得消费者信任,是问题的关键。比如,现在“海淘”特别多,很多消费者喜欢在网上购买海外产品,甚至也有消费者不远万里,到日本购买高压锅和马桶盖。这不能简单地说是崇洋媚外。
按照质检总局的抽查数据,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化妆品监测的不合格率为4.6%。而针对国内电商,去年一年抽查6891批网上样品,不合格2122批,合格率为69.2%。孰优孰劣,消费者还是理性的。
在一个假冒伪劣大量存在的市场上,消费者缺乏鉴别的标准和能力,优质产品可能被连累,这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另一个根源。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哪个市场的假冒伪劣少,哪个市场就会赢得胜利,这是市场之间“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现在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让这种“良币驱逐劣币”的效应,在国内市场上生成和盛行。
一是品牌建设。没有品牌价值,就难以赢得消费者信任。我们的品牌建设,差距很明显,尤其缺乏世界驰名的大品牌,中高端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有了品牌效应,就容易带来“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所以,李克强总理说,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二是质量技术基础的建设,包括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毋庸讳言,我国质量技术基础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导致了消费者的信心不足和信任缺失。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产品质量体系还有内外双重标准,那就更难赢得消费者青睐。比如,一些出口产品标准,高于国内销售产品的标准。
因此,加强“三同”监管,扩大“三同”范围,即内外销产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同样的标准生产,内外销产品质量相同,就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提振和重塑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的信心,促进“良币驱逐劣币”效应的兴起。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