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成都要打造宜居创新之城 “有了就业,才能放心安家”

    华西都市报 2017-03-13 17:52

    站在新的历史机遇上,成都如何跳高起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1600万成都市民如何更有获得感?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畅谈他心目中的成都蓝图和发展景象。

       “春风吹过的时候,我伫立在街头,雨水淋湿了衣袖,你轻轻挥着手。一别还要等多久,从初春到深秋,你说有爱就有梦……”在距离成都1700公里外的北京,成都又火了,因为一首两会版的《成都》。

      今年初,民谣歌手赵雷的一首《成都》,让成都一时风靡,红遍大江南北。歌词中的成都,玉林路、小酒馆,那座阴雨又充满诗意的城市,让人心驰神往。

      现实中的成都,却不止于赵雷吉他中的弹唱。

      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被中央政府赋予新的历史使命的成都,正全力奔跑在新的轨道上。

      站在新的历史机遇上,成都如何跳高起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1600万成都市民如何更有获得感?3月9日,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畅谈他心目中的成都蓝图和发展景象。

    “一好”“一少”

    习惯了成都的生活

    “我觉得这里很巴适”

      入夜的成都,春色撩人。三五成群,老友结伴。火锅店、串串香,人声鼎沸。

      一人一酒,或相对而坐,或相携而立。在小酒馆,在宽窄巷,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城市的心跳,感受生活的乐趣。

      周末,街子古镇、青城山脚,周边的农家乐,笑声盈盈,不绝于耳。这是赵雷歌声外的成都,也是根植于成都人血液中的闲适和安逸。

      2014年平安夜从湖北入川,至今有两年半时间。对于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唐良智早已习惯并且熟稔。

      “很习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笑谈中,将这里当做“第二故乡”的自豪感跃然而上。唐良智告诉记者,成都自然环境适宜,城市管理有序,市民包容、平和、友善,他们对城市的自豪感,让人觉得这里很值得。生活在这个城市,觉得“很安逸、巴适”,就是很适合你,感觉很好。

      当然,在历数了成都的“好”之外,唐良智也坦承了成都的“少”。“文化基础很好,但城市的文化设施偏少,尤其是高品质的文化设施更少。”他告诉记者,成都正在努力打造更多的文化产品供应给市民,比如说城市音乐厅、露天音乐场、音乐小镇、艺术馆、艺术学院等,通过增加文化供给,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作为成都最忠实的代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唐良智向全国朋友发出了来自成都的邀请。唐良智表示,十分希望大家不光要听这首歌,还要像赵雷那样亲自体验,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去玉林西路上的小酒馆坐一坐,“成都不仅仅有玉林路、小酒馆,还有锦里、宽窄巷子、太古里等更具成都魅力、成都情怀的去处。我相信年轻的朋友们要是去了,一定会比赵雷的感怀更多,比赵雷的收获更大。”

    “底气”“勇气”

    在全国坐标里找参照

    成都要与先进城市“过招”

      去年5月,国家正式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都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打法”,即“157”总体思路,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全面提速升级。

      数据显示,2016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70亿元,增长7.7%,总量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比2015年上升了1位;固定资产投资8370亿元,增长14.3%。对此,区域经济专家认为,这组数据撑起了成都作为副省级城市优等生的“底气”。但城市之间竞争,既需要底气,更需要勇气。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同样,成都作为四川省‘首位城市’,更要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方面,在推动全省实现‘两个跨越’的发展中勇挑大梁,一马当先。”唐良智表示。显然,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都对自我要求,也不止于此。

      今年2月份,成都召开对标管理工作动员会,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先进城市,启动全面对标。成都所有区(市)县和部分市级部门均拿出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拟对标目标及具体追赶路径。

      为什么要找对标?唐良智跟记者分享了他的心得。作为管理学的一个概念,对标就是要在工作中找发展愿景,在对标中去解放思想。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指标,更是理念的突破,思维方式的转变。

      他进一步解释说,当前,成都正在奋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要在更大的坐标系里确定参照系,寻找你的坐标点。纵向对标,跟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去对标;横向对标就是在同类城市、同类区域中寻找发展的对标。“我老说跳高起步,只有跳高起步,才能打造更高水平的发展。”

    “便捷”“快捷”

    轨道交通+共享单车

    这是未来成都的出行方式

      3月3日,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试行意见》正式发布,有效期为1年。成都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发布鼓励共享单车发展试行意见的城市。5天后,成都市锦江区为滴滴打车颁发了《网络预约出租车汽车经营许可证》。这是成都自网约车新政以来,颁发的首张网约车经营许可证。

      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落地,让成都备受各方关注,其城市的包容性得到市民点赞。

     

      “我也坐过网约车,很方便。”唐良智说,成都之所以支持新事物的发展,是为了尊重和顺应历史趋势。“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对称,支付方便,有技术有体系,新事物都是必须要到来的,你阻止不了,也没必要去阻止。”

      “必须要顺应它、规范它、发展好、保护好。”他以共享单车为例,直言这是个很好的产品,打通了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让市民出行更方便和快捷,不仅是唐良智的愿望,也是成都的目标。

      近年来,成都大力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按照最新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成都将建成38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突破2000公里。唐良智也多次表示,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问题的非常之道、必由之路。并为此下达“任务书”——“十三五”期间成都每年投运两条地铁线路。

      “未来,成都一定会形成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和共享单车无缝对接。”唐良智告诉记者,“有的人说单车把城市环境搞乱了,可乱了只是个管理问题。你把它管好、规范好不就行了吗?”

    “宜业”“宜居”

    1600万人如何养活?

    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

      从小街区规制、宜居水岸,再到宜业宜居城市发展,唐良智到任成都后,打出了一套城市治理“组合拳”。这背后,是份提升城市品质、微循环能力、促进人情味和街坊感回归的初衷。

      3月8日,唐良智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发言说,未来成都将由宜居之城变为宜居创新之城,既宜居又创新。一词之差,如何转变?唐良智表示,成都宜居人人皆知,但宜居也要宜业,不宜业的城市很难宜居。他告诉记者,一座城市,宜业才能宜居,“你在这个城市里没有工作,没有事业,如何去宜居?”

      在他看来,宜业的“业”并不单指工业,而是就业、创业和创新。“如果把‘宜业’理解为发展工业,是很狭隘的,但里面又不能没有工业。”唐良智说,成都的发展要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若没有工业,成都的1600万人口靠什么养活?

      在成都的两年时间里,唐良智多次提出要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工业没有大的投资增量,转型升级就是一句空话”。突出工业“一业定乾坤”的重要作用,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坚定不移构建“3+N”工业园区布局,努力把成都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据统计,2015年以来,成都新引进落地830个先进技术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6737亿元,其中超千亿项目1个,超百亿项目8个,有些项目已经开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劲。

      “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并非一句口号。”唐良智说,构建宜业宜居的城市,成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面对面

    幸福感是种主观感受

    “待在这座城市,你会觉得很舒服”

      记者:从为成都的创新创造站台,到推介成都,您好像一直是这个城市最忠实的代言人?

      唐良智:肯定,书记肯定要时时刻刻为这个城市站台,必须要站台。

      记者:您到成都两年多了,现在还习惯吗?

      唐良智:很习惯、很好,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记者::在您心里,成都是什么样的?

      唐良智:哈哈,我要吹一吹自己的城市。成都的生活、气候和自然环境很适合居住,整个城市的管理很有序。最重要的是,市民包容、平和、友善,他们对城市的感情很深,有自豪、自尊,还能自爱。

      记者::就是有幸福感?

      唐良智:在这个城市里,会觉得很安逸、巴适和舒服。人的幸福感是种感觉,是种主观指标。当然,客观指标也很重要,比如工作、收入、住房。但我认为,幸福感更多来自于一种主观感受,就是在这个城市里待着会觉得舒服,你看我们商业也好、饮食也好,都很棒,虽然文化设施少了但也不差,而且我们正在大规模去推进。

      记者::那您给自己的城市打多少分?

      唐良智:我当然打100分。

      记者::客观一点?

      唐良智:客观我就打不了了,这个就不能自己给自己的城市打分啦。

    据华西都市报

    上一篇

    深交所发布创业板上市公司从事LED产业链、医疗器械相关业务所涉及的信披指引

    下一篇

    深交所:拟对步森服份重组标的股东进行纪律处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