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生化危机6》票房10亿+引进方才赚千万,批片生意有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3-12 22:58

    批片与分账大片不同,一般由引进方买断版权,在中国院线放映。《生化危机:终章》如今已经成为历年国内批片的票房冠军,坊间臆测引进方狮鼠影业肯定赚了不少。然而,狮鼠影业总裁邱杰告诉腾讯娱乐的一番话让人大吃一惊,获取的利润只有千万级别……

    每经编辑 盖源源    

    每经影视记者 盖源源

    每经影视编辑 温梦华

    2月中旬至今,中国电影市场几乎是进口片的天下。分账大片《极限特工:终极回归》3月初结算卷走11.2亿元票房之后,截至今日下午4点,批片《生化危机:终章》也拿下了10.5亿元票房,而且其已经上映了17天,仍有12%左右的全国排片。

    批片与分账大片不同,一般由引进方买断版权,在中国院线放映。《生化危机:终章》如今已经成为历年国内批片的票房冠军,坊间臆测引进方狮鼠影业肯定赚了不少。然而,狮鼠影业总裁邱杰告诉腾讯娱乐的一番话让人大吃一惊,获取的利润只有千万级别。

    这批片生意到底是怎么做的?要知道2010年那部《敢死队》,票房2.16亿元能让引进方净赚6000万左右,而且这部片子的版权费在当年算很高的,达到50万美元。每经记者就此采访了批片行业资深人士,对现在的批片“生意”模式进行了解读。

    买断版权变身“协议分账” 片方拿走了上亿元利润

    进口片分两种,分账大片和批片。分账大片大多是美国六大电影公司的片子,按照中美签订的协议,美国片方分走票房的25%。批片则是引进方从国外片方手中买断影片的版权,通过向中影或华夏申请配额指标,然后在国内院线上映。由于分账大片只能由中影或华夏来做发行,不少民营影视公司只能通过做批片来抢夺进口片生意。

    批片目前一般要跟中影或华夏分账,引进方能获得扣税后票房收入的15%~25%,扣除版权费和宣发费成本后,就是批片的净利润。《生化危机:终章》的引进方狮鼠影业总裁邱杰透露,这部影片狮鼠影业能从中影手上拿到25%的票房分成。按照目前10.5亿元的票房计算,狮鼠影业能拿到2.4亿元左右。扣除2000万的宣发费用,剩余2.2亿元。


    《生化危机:终章》在豆瓣电影的评分为6.8分

    按照批片行规,即便扣除版权费,狮鼠影业应该能赚不少。然而,邱杰表示,这个片子没有单纯地买断版权,而是与主要出品方德国康斯坦丁影业协议分账。邱杰说,对方拿走了大头,狮鼠影业这次相当于一家发行公司,获取的利润就是发行代理费。

    批片资深人士估算,发行代理费在5%~10%之间,这意味着创下批片最高票房的这部片子,狮鼠影业的净利润最多2200万左右。

    一部批片,片方收入在1.8~2亿元左右,真是一笔大生意。因为即便是破10亿元票房的分账大片,以票房11.2亿元的《极限特工:终极回归》为例,片方在中国市场获得的分账收入大约就是2.6亿元。但分账大片制作成本一般比批片高,据IMDb数据,《极限特工:终极回归》成本8500万美元,而《生化危机:终章》的制作成本只有它的近一半,为4000万美元。仅就中国市场票房分账收入而言,《极限特工:终极回归》的片方收回了44%的制作成本,但《生化危机:终章》的片方因为和引进方采用了批片新的合作模式,增加了收入,覆盖了约64%的制作成本。

    协议分账成为批片新模式? 业内人士褒贬不一

    2月中下旬至今,进口片霸占中国电影市场。几部批片票房亮眼,除了《生化危机:终章》,还有《爱乐之城》和正在热映的《一条狗的使命》。《爱乐之城》以买断版权费的方式引进,票房2.4亿元。若按25%的分账,引进方卓然影业能有5400万左右收入。


    《爱乐之城》在豆瓣电影的评分为8.4分

    卓然影业没有透露版权费,行业预估在100~300万美元之间,宣发费用约1000万,如此算来稳赚2000万以上。不过,卓然影业CEO张进告诉每经记者,除了买断版权费,引进方和片方还有“版权奖励”的灵活合作,“随着票房增加,达到某个数字之上,我们会有额外的版权费奖励给到片方。”

    《一条狗的使命》近日完成口碑逆袭,前三天平均排片占比17%,之后一周平均排片占比升至23.6%,截至今日19时30分许,票房已达3.55亿元。这部片子的引进方是阿里影业的子公司中联华盟,若按25%的分账比例,目前中联华盟已能分得8000万左右票房收入。这部片子还是阿里影业与知名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旗下的Amblin Partners公司股权合作之后做的首部引进片。阿里影业不仅能分得批片发行收入,还有投资收益,算是阿里影业2017年电影的“开门红”。


    截至3月12日19时30分许,《一条狗的使命》票房已达3.55亿元(CBO中国票房/图)

    相较而言,《生化危机:终章》引进方和片方的合作模式与上述并不同。很明显,协议分账让片方获得了更多收益,压缩了引进方的利润。对于这种做批片生意的玩法,批片业内人士褒贬不一。张进说,批片市场会更活跃,

    给国外版权方的结算模式会越来越灵活丰富,这个就是生意,怎么谈都可以,没有固定模式,只要符合双方利益。去年底上映的《你的名字。》,引进方也是跟片方谈的票房阶梯分账。现在纯粹买断版权的方式并不那么多了。

    但一位在批片行业深耕近10年的业内人士则认为,这种“假买断、真分账”的方式破坏了批片市场的行规,这样会扰乱市场,甚至造成‘哄抬物价’,批片和分账大片本就不同,有不同的做法。批片行业现在是越来越难做了,竞争激烈,一些公司就采用了只利于自己谈成项目的方式,殊不知这种方式最大的获利者是国外片方。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打新一族天天有新股打 下周共10只新股发行

    下一篇

    大宗交易提供隐形通道!大小非疯玩花样减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