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公告发现,2015年11月18日,银河生物首度发布2015年度非公开股票预案,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5.51亿元。此后,该定增方案历经董事会4次审议修改。今年2月24日,银河生物发布公告,拟将之前的定增计划募资规模下调至18.61亿元,较之前缩水超过7成。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金 喆 每经编辑 姚治宇
每经记者 金 喆 每经编辑 姚治宇
由于多次修改定增预案,导致募集资金和项目前后产生较大差异,北海银河生物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000806,SZ,以下简称银河生物)日前收到了深交所发来的关注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公告发现,2015年11月18日,银河生物首度发布2015年度非公开股票预案,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5.51亿元。此后,该定增方案历经董事会4次审议修改。今年2月24日,银河生物发布公告,拟将之前的定增计划募资规模下调至18.61亿元,较之前缩水超过7成。
银河生物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中解释称,该方案已经过4次修订、2次股东大会审议。因行业政策和再融资政策变化、医药医疗类项目环评备案周期较长等客观因素,导致目前公司未能将非公开发行方案报送证监会。昨日(3月9日),记者就此事致电银河生物,相关人士称董秘出差不在。
2年内4次变更定增预案
2015年11月18日,停牌4个多月的银河生物抛出一份重磅定增计划,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5.51亿元。其中,31.96亿元拟用于精准医疗与生物治疗产业平台项目;22.69亿元用于肿瘤治疗药物研发与生产平台项目;13.77亿元用于非肿瘤类重大疾病药物研发与生产平台项目;7.09亿元用于模式动物与人源化小鼠平台项目。
银河生物相当看好精准医疗的发展前景。其在当时的公告中表示,与传统医疗的“一刀切”和过度依赖医生的主观判断相比,精准医疗优势明显,具有针对性、高效性及预防性等特征。广证恒生当年8月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2015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近600亿美元,未来5年增速预计15%,是医药行业整体增速的3到4倍。
按照银河生物的规划,公司依托得康生物和赛安生物近百家医疗资源的渠道优势,以及其较为完备的技术服务体系,将以江沪地区为中心,加快丰富公司的精准医疗与生物治疗服务内容,致力于3年内在全国合作医院中投建100家精准医疗与生物治疗中心。
2015年12月25日,银河生物第一次修订定增预案。其公告称,将募集资金总额调整为不超过74.58亿元,发行股票数量上限调整为不超过3亿股。2016年1月,银河生物召开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非公开发行方案(修订)。
半年过后,银河生物的定增预案再添变数。2016年7月12日,银河生物发布公告称,将募集资金总额修订为不超过50.86亿元。此外,根据此次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银河天成集团参与认购金额的占比也从前次的35%下调到20%。
2016年9月30日,银河生物再度发布公告,将精准医疗及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平台的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从31.81亿元下调到28.84亿元,创新药物研发与生产平台的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从19.04亿元下调到18.61亿元,拟募集资金的总额也相应下调至47.4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银河生物实控人、控股股东银河天成集团不参与该次非公开发行的认购。
不过,银河生物的非公开发行预案并未就此拍板执行。今年2月24日晚间,银河生物发布公告称对非公开发行预案作出第4次修订。记者注意到,银河生物直接取消精准医疗项目募投,并将拟募资金额下调到18.61亿元。这一数额较首次方案的金额缩水76%。
“犹豫不决”引深交所关注
2年时间不到,董事会4次审议修改非公开发行方案,其中2次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却未报送证监会。银河生物在非公开发行预案上的“犹豫不决”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
银河生物回复深交所表示,因行业政策和再融资政策变化、医药医疗类项目环评备案周期较长等客观因素,导致目前公司未能将非公开发行方案报送证监会。
银河生物进一步解释称,2016年4月底,公司基本完成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备案、能评及环评等手续,并计划完善相关材料后正式报送给证监会。但后来卫计委召开电话会议,明确细胞免疫治疗项目暂停临床应用,“该行业政策重大变动,对公司原非公开募投项目‘精准医疗与生物治疗产业平台’中免疫细胞治疗部分的实施效果产生不确定性的影响。”
本次方案调整后,银河生物将专注于创新药物研发与生产平台。其在公告中指出,国内癌症发病率高企,抗癌药物市场火热,但是国内有效抗癌药物供给却十分缺乏。目前国内只有2家企业有抗癌类创新药物,其他的大多是国外已经“过期”的仿制药或辅助用药,患者只能支付高昂的费用使用国外抗癌药物,且很多的国外畅销药物尚不能在国内上市。
对于国内抗癌药的空白现状,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谈到,中国癌症5年生存期与英美等发达国家尚存较大差距,在癌症新药可及性和临床试验数据上也远低于这些国家的水平,2010年~2014年,全球上市49种癌症新药,但只有6种在中国上市,介于印度和南非之间。与此同时,中国癌症新药的临床数量也远低于美国、日本和英国。
(实习生刘仕聪对本文亦有贡献)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