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勇往直前,闯过改革深水区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3-03 02:19

    改革,唯有持之以恒的改革,才是真正的答案。用经济学家周其仁的话说,改革急剧降低了中国的体制成本,使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体制成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降而复升,需要新的改革和改革的深化,来重建中国优势。

    每经编辑 每经评论员 傅克友    

    □ 每经评论员 傅克友

    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如期而至,代表委员们汇聚北京,指点江山,激荡话语,再次吹响深化改革的号角。

    改革,一直是中国这艘航船旗帜鲜明的主题。中国,一直是在改革中乘风破浪的中国。只是2017年的中国航船,已经史无前例地挺进改革深水区。

    因为今日的中国,是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刘易斯拐点来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阻力重重……在未富先老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改革,唯有持之以恒的改革,才是真正的答案。用经济学家周其仁的话说,改革急剧降低了中国的体制成本,使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体制成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降而复升,需要新的改革和改革的深化,来重建中国优势。

    为什么是改革深水区?因为好改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宏观经济的改革是硬骨头。当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痛斥“野蛮人、妖精、害人精、大鳄”披着合法的外衣,在市场上巧取豪夺,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当郭树清上任银监会主席引人注目,如何将资管产品纳入统一监管体系,改变金融领域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不匹配?当混改成为今年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如何让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垄断领域的国企真正打开大门,让民营资本获得更多更大的舞台?当某些一线城市房价泡沫泛起,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何才能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当曹德旺赴美投资建厂、宗庆后谈论企业负担过重,如何降低企业税负,为中国制造业加油?

    民生领域的改革也是硬骨头。当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北京,一个专家号可以炒到数千元,如何实现医疗资源的均等化,解决看病贵看病难?当企业要求降低社保费,而社保基金支付压力剧增,如何划转更多的国有资产收益,来增进民生福祉?

    每一项改革都更加有难度,更加有阻力,也更加有争议。但每一项改革,都关系国计民生,都不可回避。因此,中国必须闯过改革深水区。中流击水,不进则退。

    只是行至改革深水区,没有经验可循,也不再那么顺风顺水。因此,需要更多的智慧,更多的勇气。

    只有勇往直前,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才能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没有闯的智慧,没有闯的勇气,就难以闯过改革深水区。

    问题是,智慧在哪里?勇气从何来?

    中国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是全国两会的热点和焦点,也是每日经济新闻关注的地方。

    因此,我们推出“一线报告”,围绕财经民生热点话题,从微观到宏观进行深度调研,追寻事件本质和制度根源;因此,我们推出“解码十大改革深水区”,以综述加权威专访,为改革建言献策;因此,我们推出“会场热议题”,关注代表委员分组讨论时的精彩观点,以及部委发布会的重大消息;

    因此,我们推出“代表委员话改革”,让那些专业领域的权威人士,就改革话题畅所欲言;因此,我们推出“高端面对面”,请权威官员和著名企业家,为改革议题指点迷津;因此,我们推出“建言观潮”,从那些具有新闻性、话题性和代表性的提案议案中,发掘更多的思想和价值;因此我们推出“对话商界领袖 聚焦改革与增长”,让他们围绕中国增长与改革,贡献真知灼见。

    所有的目的,就在于为中国闯过改革深水区寻找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勇往直前,闯过改革深水区,中国经济的航船必将迎来又一段壮阔的航程。2017年全国两会的重大使命,维系于此。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遏制非法集资,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下一篇

    两会聚焦八大热点解析图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