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全行业去年赚了400亿 500家钢企干一年不及四大矿山利润一半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3-03 01:06

    单从数字上来看,四大矿山的利润就已是国内全行业的一倍多,金联创市场分析师弭澎琦告诉记者,“要知道,国内的钢企数量不少于500家”。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彭 斐 每经编辑 陈俊杰    

    每经记者 彭 斐 每经编辑 陈俊杰

    在寒冬中煎熬了太久的钢铁行业,终于听到了春天临近的脚步声。

    3月1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发文称,2016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万亿元,同比下降1.8%;累计盈利303.78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779.38亿元,利润增长超过1000亿元。

    原冶金部副部长、全联冶金商会原名誉主席赵喜子日前表示,“估计2016年全国钢铁产业,国有和民营(企业的盈利)加在一起会有400多亿元。”

    尽管成绩斐然,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发现,如果与控制着全球70%铁矿石供应的四大矿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同期利润相比,整个钢铁行业去年的差距还不小。数据显示,四大矿山2016年的净利润至少达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约897亿元),且必和必拓、FMG只是2016年下半年的盈利数据。

    单从数字上来看,四大矿山的利润就已是国内全行业的一倍多,金联创市场分析师弭澎琦告诉记者,“要知道,国内的钢企数量不少于500家”。

    ●500钢企托起四大矿山利润

    “在经历了价格回升及去年的盈利后,现阶段钢厂利润情况良好,倾向于增加原料库存以锁定已有的利润水平。”一位铁矿石供应链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大中型钢厂铁矿石可用天数已经从2016年9月的19天左右,上升到春节前的35天,目前维持在30天左右,明显高于2016年全年平均值23天。

    不过,记者注意到,补库意味着铁矿石买入,但从当前的价格来看,钢厂在采购上要花费的成本,从2016年初至今,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西本新干线数据显示,行业风向标普氏62%铁矿石指数在2016年1月4日尚为42.7美元/吨,但到了2016年12月30日,该指数已涨到了79.65美元/吨,涨幅达86.53%。进入2017年以后,该指数的上涨步伐并未停止,并在2月21日达到95.05美元/吨,这也是普氏62%铁矿石指数30个月的新高。

    工信部2月17日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内地钢铁行业实现利润按年增长2.02倍,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51%,全行业运行状况大为好转。

    不过,记者注意到,我国钢铁总产量超过8亿吨,占全世界的50%。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平均每公斤钢铁仅挣5分钱。

    事实上,从四大矿山陆续公布的2016年全年或者2017财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来看,我国钢企去年400多亿元的盈利,差距确实不小。

    2月23日,淡水河谷报告称,2016年公司净利润为39.82亿美元;力拓2月8日发布的财务报告显示,其在2016年净利润达到46.17亿美元。此外,因财年的差异,四大矿山的另外两家,也公布了他们在2016年下半年的业绩。其中,必和必拓在2016年下半年实现净利润32.4亿美元;FMG在2016年下半年的净利润达12亿美元。

    如把上述数据相加,在不计算必和必拓、FMG去年上半年数据的情况下,四大矿山在2016年的净利润,至少达到130.3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约897亿元。

    一位市场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四大矿山七成以上产量供向了中国市场,他们的利润如此耀眼,显然来自国内钢企的成本支出。

    ●矿山行业巨头地位更加巩固

    弭澎琦表示,从2016年盈利数据来看,国内钢企给国际矿山打工的说法并不为过。

    工信部3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铁矿石价格止跌回升,2016年末,国产铁精矿价格为606元/吨,进口铁矿石粉矿到岸价格为78美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40%及88%。

    工信部原材料司指出,受此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利润率仅为2.63%,是16个制造业子行业中利润率最低的行业。

    此前,在供需失衡背景下,铁矿石价格自2011年191.70美元/吨的高点开始暴跌,2015年底甚至跌破40美元/吨,2016年至今有所回升,但差距仍有约100美元/吨。这让行业更为集中。公开报道显示,四大巨头的市场占有率已从60%左右增加到2016年的85%。四大矿山所在国澳大利亚、巴西,铁矿产量也在大幅增加。

    从2012年到2016年,澳大利亚铁矿石成品矿产量从4.95亿吨上升到8.1亿吨,增幅达64%;巴西铁矿石成品矿产量,从3.7亿吨上升到3.92亿吨,微增4.5%。

    与此同时,中国铁矿石产量却在下降,成品矿产量已从3.43亿吨下升到目前的1.82亿吨,降幅达47%。

    来自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仅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铁矿石企业已退出市场780家,占铁矿石企业总数的1/3。

    弭澎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随着中国铁矿军团的倒下和国际巨头垄断地位的增强,巨头们控制铁矿石价格的能力进一步增加。

    情况可能更加糟糕,矿价回升,一些小矿山也在考虑复产。来自金联创的最新统计显示,伴随着一些小矿山产能的释放,2017年全年铁矿石增量约在6000万~7000万吨。

    “一旦矿山复产超出预期,供需矛盾可能更加尖锐,由此引发价格下跌的可能就更大。”卓创资讯刘新伟表示。

    不过,四大矿山足以承受铁矿石价格的下探。比如,在四大矿山中财务成本最高的FMG,其成本在2016年6月降至14.31美元/湿吨。

    花旗集团在报告指出,该行上调了2017年上半年铁矿石的均价预估,同时维持第四季度预估不变。不过,该行预计铁矿石价格将在下半年“大幅向下回调”。

    “对国内铁矿石矿山来说,一旦复产之后,如果再度出现因为价格下跌而停产,就有可能导致国内矿山彻底出局。”刘新伟表示,从而影响国内铁矿石的供应安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聚力进取 东风Honda发布2017年企业战略规划——全新中大型SUV—UR-V正式亮相

    下一篇

    中国钢企首次遭美“337调查” 反规避诉点初裁被推翻重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