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只会募集不会投资?两月上市公司已买1000多亿理财品

    信息时报 2017-03-01 17:11

    今年以来,超过300家上市公司买理财产品金额共计达到1740.7亿元。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委托期主要集中在60天~90天左右,据记者粗略统计,这些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普遍在4%以下。

    昨天,柏堡龙公告称,公司已于24日向广发银行揭阳支行认购7000万元的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为2.6%或3.6%,理财期限90天。近期公告购买了理财产品的公司还有安德利、弘亚数控、金洲管道、易事特等等。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买理财产品金额共计达到1740.7亿元,其中不少资金来源属于闲置募集资金。

    不少公司购买额动辄逾十亿

    根据柏堡龙公司公告,这不是该公司第一次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公告称,截至公告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资金余额为2.0500亿元;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资金余额为2.4亿元。

    事实上,上市公司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资产品的情况绝非少数。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超过300家上市公司买理财产品金额共计达到1740.7亿元。根据统计,动用闲置募集资金超过数亿元,乃至十数亿元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司“大有人在”。

    比如,中国动力1月15日公告称动用50亿元进行中信银行结构性存款;海南航空也于1月15日公告称购买15亿中国农业银行理财产品;豫金刚石1月25日公告斥资15亿元购买郑州银行理财产品。上述资金来源均匀闲置(或暂时闲置)募集资金。

    平潭发展2月4日的公告亦称,今年内将会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购买理财产品的最高存量额度不超过11亿元,在上述额度内资金可滚动使用。而根据平潭发展的公告,2015年底公司才刚刚进行了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为20亿元。

    管理层后续或会有监管措施

    数据统计显示,去年有沪深两市767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几乎占据了A股上市公司的1/3。总金额达7628.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40%。其中,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金额达5526.24亿元,占比72%。另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与2015年比较,2016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家数同比增长了41.54%,累计购买理财产品金额同比增长67.70%,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则同比增长18.48%。

    通过比较就可以发现,今年以来上述现象更加有增无减,而这似乎也与管理层将资本向实体经济引导的初衷有所背离。上述现象已经引发了管理层的注意。在近日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再融资新规规定,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除金融类企业外,原则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委托期主要集中在60天~90天左右,但最长的也有数百天,乃至1年的。如漫步者2月25日公告斥资6100万买入的交通银行理财产品的委托期限为1年。据记者粗略统计,这些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普遍在4%以下。

    对此,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昨天告诉记者,上市公司用募集资金购买投资产品反应出上市公司募集到了资金却没有投资能力,反而拿去买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率是极低的。“投资者显然也不会满意这样的结果,如果投给上市公司的钱只是去买理财产品,那还不如投资者自己去买”。他指出,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不排除管理层后续还会有监管措施。

    上一篇

    特朗普称中国让美国丢了6万个工厂 中方这样回应

    下一篇

    【上海建立PPP资产交易流转平台】财政部PPP中心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1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作为财政部PPP中心指导下的PPP资产交易流转试点平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PPP资产交易中心也正式成立。(新华社)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