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带动共同发展的脚步愈加铿锵,“国字头”企业海外布局的加速也应带领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其中。
每经编辑 杨弃非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官远星
“‘一带一路’战略推行到现在,在企业方面,‘国家队’已经走在了前面,接下来肯定是希望‘民间队’能够跟上。”
在2月28日召开的成都侨商协会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四届一次理事会上,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涵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在他看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不断纵深发展,“中国模式”带动共同发展的脚步愈加铿锵,“国字头”企业海外布局的加速也应带领中小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其中。
“不仅是输出生产力,更是输出发展模式”
提出近4年来,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全球效益不断凸显,也带动“中式全球化”的热度持续上升。
2月15日,普华永道发布2016年“一带一路”战略下66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本项目和交易活动的数据。据其显示,2016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GDP平均增长率为4.6%,超过了新兴市场经济体3.6%的平均增速。同时,平均项目价值较2015年上涨47%,区域内投资项目金额自2013年其一直处于上升态势。
为何“一带一路”战略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在李涵看来,这正是因为在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不仅是输出生产力,更是输出发展模式”。
事实上,有关国家发展模式的命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中心,但谈及发展,似乎所有的矛头都直指“制度”问题。基于此,照搬某种“制度”就能实现经济腾飞的理论,也一度被奉为圭臬。
但在李涵看来,几乎在所有的国家,发展的初期都处于制度并不完善的状态。因此,比起某一个“百试百灵”的制度,更重要的是拥有可资借鉴的发展经验。而中国经验,是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对于新的国际条件下的发展更具有参考价值。
“在政府的主导下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供社会公共品,提振企业生产力,促进劳动力市场等的发展,从而能够有效带动经济的长效增长。”李涵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到。
“一带一路”战略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恰是遵循了这样的逻辑。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基建领域投资总额逾4930亿美元,其中,在中国的项目占三分之一,在其它国家与地区的占三分之二。
在这背后,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李涵解释说,“经济要发展,‘第一法门’就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进行国际分工合作;同时,软硬条件要两手抓,基础设施与资金、技术需要一同发力。”
“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在稳基础、强通道之上,打破地域的限制,将各个国家的经济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
“国家队”引领,“民间队”跟上
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的是沿线国家间的“设施联通”。而对于“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则更需要更多中小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
正如李涵所说,“‘一带一路’战略推行到现在,在企业方面,‘国家队’已经走在了前面,接下来肯定是希望‘民间队’能够跟上。”
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中,“国字头”的仍为多数,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在探索“走出去”时,仍会由于较高的风险而踌躇不前。特别是对于沿线一些经济发达程度并不高的国家,由于信息缺乏、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这种对其投资的忧虑尤为严重。
他以金融风险为例进行说明。他告诉记者,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的许多国家中,金融体系十分不健全,“别说股市、债市,就连基本的银行系统都尚不完善”。
“这一问题正在得到改观。比如,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先后得以设立。但这些金融机构现阶段仍以服务国家牵头的大型项目为主。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境外投资的金融体系,仍然需要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李涵说。
近年来,已有中小企业开始探索如何最大程度规避风险、共享“一带一路”战略红利的方式。正如一家“走出去”的企业家所言,“要借助大船出海,更要小船绑在一起互相搭建平台,采取更加灵活实用的方式,实现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精准对接,优势产品互补。”
在李涵看来,中小企业可以先利用好已搭建好的平台,例如由成都开通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等,根据现有的资源选择有比较优势、有市场需求的项目,以实现风险的最小化。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