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耗资已超过10亿元 小米巨资“造芯”为竞争手机下半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2-28 20:09

    雷军称,芯片是手机科技行业的制高点,手机芯片作为集成度最高的芯片,集成了10亿晶体管,小米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立足。

    图/视觉中国

    每经记者 张斯 每经编辑 卢祥勇

    此前多次曝光的小米自主研发芯片,终于如期而至。2月28日,小米发布了旗下松果公司的首款自研手机芯片,命名为澎湃S1,并发布了搭载该芯片的小米5c,售价1499元,将于3月3日首发上市。

    小米科技创始人及CEO雷军表示,小米自己研发芯片已投入超过10亿元,花费巨资造芯的意义不止于芯片本身。“这跟手机行业的下半场有关,进入淘汰赛阶段,都要关注核心科技。”

    小米发布首款自主芯片

    手机芯片被称为手机科技皇冠上的明珠,指甲大小的芯片上集成了10亿个晶体管,投入巨大、周期极长。业内普遍说法是“10亿起步,10年结果”,需要海量的资金、莫大的勇气和足够的耐心。

    2014年10月16日,松果公司成立,到澎湃S1芯片量产机小米5C发布,整整耗时28个月。

    在谈到小米芯片和现在华为、高通相比,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时,雷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做的不是‘PPT芯片’,可量产,本周五就可以购买,这都是优势。不过我们是新进入,还要和其他厂商学习。”据了解,澎湃S1定位在中高端新品领域。雷军透露,粗算小米芯片花了已经不止10亿元了。

    在采访过程中,雷军也坦承, 小米自主研发芯片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不在用高通和联发科的芯片了。雷军强调,小米目前只做了一款芯片,以小米的全产业系来看,未来仍是以引进外部技术和自我研发相结合的方式。

    而据了解,三星和华为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虽然有自主研发芯片,但也用高通和联发科的芯片产品应用到自身手机品线上。

    松果公司现在还是小米的全资子公司,雷军表示,未来欢迎更多资本加入进来。

    雷军称比华为有后发优势

    目前,小米是继三星、苹果、华为之后,第四家同时拥有终端及芯片研发制造能力的手机厂商。那么,小米为什么要做松果处理器?雷军称,芯片是手机科技行业的制高点,手机芯片作为集成度最高的芯片,集成了10亿晶体管,小米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立足。小米的优势在于拥有自己的芯片研发团队,具备10多年手机及芯片行业经验,具备不错的出货量。

    不过,众所周知,2016年小米手机出货量大幅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IDC对于去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统计显示,三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去年出货量高达3.1亿部;苹果名列第二,出货量为2.15亿部;华为出货量则为1.4亿部,名列第三。小米手机却首次跌出全球出货量前五。

    三星、苹果和华为都有自主研发芯片,其中,华为用了近10年时间才让海思芯片受到外界认可。那么问题来了,自研芯片对于小米而言,是否品牌效果大于实际意义?小米为何只用两年时间就做出了芯片?

    针对第一点质疑,雷军并没有正面回应。在雷军看来,之前过于低调,这让他倍感压力,2017年小米的年营收目标是1000亿,让大家知道小米的实力。同时,雷军坦承,小米遇到的真正挑战是,电商模式只占整个市场的20%左右,线下渠道依然很强势,现在小米的目标是探索新零售。

    “华为做芯片是十几年前的事,那个时间点做芯片需要的周期注定很长。”雷军说,现在基础技术更成熟了,我们做起来就很快,这叫后发优势。

    上一篇

    和佳股份业绩预测“变脸” 董秘:合并报表所致

    下一篇

    百川股份披露二次调整定增方案的公告,决定将募资总额从5.27亿元调减至4.29亿元,定增数量由不超6998.67万股下调至不超5697.21万股。募资投向不变,仍为双三羟甲基丙烷及丙烯酸酯扩产等项目。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