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试验区究竟是啥?四川会如何建设?2月20日,在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主持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四川自贸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西南财经大学霍伟东教授讲解了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践与借鉴有关内容。
四川也要有自贸区了!去年8月的最后一天,四川获批成为第三批自贸试验区,近期,包括四川在内的7个自贸试验区,有望统一正式挂牌。
“自贸试验区”这个词,往往跟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金融创新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总之就是觉得很“高大上”。
自由贸易试验区究竟是啥?四川会如何建设?2月20日,在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主持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四川自贸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西南财经大学霍伟东教授讲解了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践与借鉴有关内容。
科普一下
自由贸易试验区你知道多少?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四川等7个省市新设立自贸试验区,这标志着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已经进入3.0时代。但是,到底什么是自贸试验区,它的功能定位是什么?
据了解,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种新型的自由贸易园区,它不同于传统自由贸易园区的政策洼地属性,而是更加强调制度创新。“试验”二字突出了其特殊的“试验田”作用。
自由贸易园区(FTZ)是单个主权国家(地区)的行为,一般需要进行围网隔离,且对境外入区货物的关税实施免税或保税。如我国已经建立并运行多年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特殊经济功能区。同时,自由贸易试验区紧紧围绕并适应国内开放环境以及国际经贸规则变迁,突出制度创新功能。
他山之石
已有自贸试验区有何成效?
2013年,上海率先入围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广东、天津、福建获准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今,随着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获批,现有的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已形成东南沿海连点成线、长江流域加陕西贯穿东西,河南、湖北中部崛起的总体格局。
那么,前两批自贸试验区取得了哪些成效,“试”出了哪些经验,可以为正在摸索路子的四川自贸试验区提供哪些“参考答案”?霍伟东教授说,经过各地的不懈努力,第一、二批自贸区已取得以下成效↓↓
★ 上海自贸试验区自运行以来,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已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 广东自贸试验区优先实行国内企业投资项目准入清单管理试点,同时试点外资企业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两个“清单”的叠加效应,在体制创新和体制改革方面获得了新突破,新增注册资本出现井喷式增长。
★ 天津自贸试验区抓住滨海新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场外交易市场和外汇改革创新体系。
★ 福建自贸试验区推动对台货物贸易自由化,为两岸经贸往来提供便利。
取得了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霍伟东教授说,第一、二批自贸试验区缺乏有力的推进机构、制度创新重“量”轻“质”、政策目标的实施缺乏载体,这些都是第三批自贸试验区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倚重
四川路径
四川如何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获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川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然而四川地处内陆,远离沿海,不能简单的“复制粘贴”其他地方的经验,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科学定位,探索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建设路径,积累全省可复制并在全国可推广的自贸试验区“四川经验”。
为此,西财学者为四川自贸区建设提出了7点建议:
一、以分片分区为导向,明确功能定位
借鉴广东、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分片分区模式。
四川自贸试验区已分为成都片区、泸州川南临港片区,成都片区又涵盖高新区、天府新区、双流区、青白江区。
其中,高新区、天府新区可依托成德绵综合改革试验区,深化国企改革,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国家级军工民用转化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双流区对接航空港,打造国际航空枢纽;青白江区通过蓉欧快铁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国际铁路运输枢纽;泸州川南临港片区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港口经济、加强港口装备制造业。
二、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形成服务型管理体系
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强化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职责。
在发展初期,做好自贸试验区片区的功能定位,明晰海关商检等部门在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地位和职责;发展中期,坚持简政放权,提高自贸区运营效率,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从而促进特色产业的聚集;发展后期,根据周边区域的需求变化进行政策调整,继而推动产业升级。
三、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体制机制改革
推广“负面清单”模式,加快投资、贸易、金融和监管等制度创新。
借鉴天津自贸区“多个一”制度,推进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创新政府监管模式,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借鉴广东自贸试验区模式,建设市场监管和企业信用信息统一平台,将政府内部的监管平台和面向社会公众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融合。
四、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对接全球制造产业转移
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应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积极对接全球制造产业转移。
具体可借鉴天津多元化的招商引资模式,展开有针对性招商;按照自贸区发展需要,依托四川现有的国际合作园区,如中韩创新创业园等,积极开展自贸试验区招商推介活动。
五、以技术创新为载体,落实“互联网+四川制造”
依托天府新区和成德绵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各种创新合作园区,“多区联动”,瞄准高附加值、低运量的先进制造业,发展高端技术产业群,落实“互联网+四川制造”,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远程服务等新兴业态。
六、以航铁港三枢纽为依托,打通中欧国际大通道
加快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和蓉欧快铁建设,围绕“中欧班列”加强境内境外分拨中心建设,优化提升长江干线航道等级和泸州港、宜宾港吞吐能力,并积极寻求与中东部省区及沿海、沿江大港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打通中欧国际贸易投资大通道。
七、以区域合作为引领,发挥区域一体化协同效应
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可以菱形经济圈尤其是成渝经济区等城市群为重要依托,向东对接长江经济带承接高端制造业;向西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转移优势产能;结合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携手东盟,向南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牵手其他自贸试验区,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区域制度壁垒,探索区域一体化协同机制,发挥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