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结构性理财产品高收益低概率 部分银行被上海市消保委点名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2-23 22:46

    尤其是老年投资者,可能购买时只记住了15%的最高收益率,但购买后对收益率的直观感受却是2-3%。

    每经记者 夏冰 沙斐 每经编辑 卢祥勇

    近年来,银行结构化产品发行量与日俱增,仅2016年就有上千款。作为普通消费者,当面对号称年化收益率18%的产品宣传时,一时心动下手,很可能就会期待落空。因为不具有专业知识,最后只会觉得“好像是被骗了,但是又不知道在哪里吃亏”。

    在长达一年的业界访谈、专家论证等后,针对上海消费者可买到的17家银行2016年上半年到期的627只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2月23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公布了评价结果。结果显示,627只结构性理财产品中,超过96%的产品实际收益低于平均预期最高收益5.8%,1/3的产品实际收益率为最低预期收益率。

    这些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主要问题在于,预期收益率实现概率未知、实现程度偏低、到期收益率水平整体偏低,以及投资管理过程不透明,公开信息披露不规范。

    要达到最高收益率条件非常严苛

    结构性理财产品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在欧美市场出现爆炸式增长,成为近20年来最具创新性质的一类金融理财产品。

    所谓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指通过某种约定,在客户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衍生产品结构,将理财收益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各类参数挂钩,例如汇率、利率、债券、一揽子股票、基金、指数等。其回报率通常取决于挂钩资产(挂钩标的)的表现。根据挂钩资产的属性,大致可分为外汇挂钩类、指数挂钩类、股票挂钩类和商品挂钩类等。

    2002年,国内结构性产品开始以结构性存款的形式出现。2005年9月,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将结构性存款(尤其是衍生品部分)业务纳入综合理财业务范畴。

    对于消费者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原因,上海市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杨宝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课题组研究发现,“风险较低”这一项竟占到将近8成。实际上,这些结构性理财产品虽然风险不高,但收益却并不像宣传的那么好。

    据统计,在预期收益率区间大于6%的8款结构性理财产品中,有6款的最终收益率都只是最低收益率。其中,华侨银行的“股添利2015年第17期股票挂钩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18%,预期最低收益率0,实际收益率为0。江苏银行“聚宝财富专享4号(结构性)1609期”,预期最低收益率为1.5%,预期最高收益率为18.5%,实际收益率仅为1.5%。平安银行的“100%保本挂钩股票2015年243期”,预期最高收益为8%,实际收益率为0.5%。

    再比如,在江苏银行“聚宝财富专享4号(结构性)1512期”的条款中,该产品的投资期限为42天(2016年1月6日-2016年2月17日),挂钩沪深300指数,客户“预期年化收益为2-15%”,但该产品的条款结构很复杂,还提出了“敲出条款”:即在观察期内,如果沪深300指数任意一交易日的收盘价,相对观察期起始日收盘价的涨幅曾超过16%,或者跌幅曾超过-10%,即达到敲出条款,不管未来沪深300指数走势如何,客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0%。如果出现双向波动,其收益率更是分成两种情形进行计算收益率,让消费者大叹摸不着头脑。这也意味着,要想达到15%最高收益率,其条件可谓非常严苛。若取产品发行前后各30天的交易日数据来模拟,则实际收益率多为2-3%。

    对此,杨宝华认为,这类产品的结构很复杂,作为普通投资者相对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该产品的模拟实际预期收益率多集中在2%的水平,实现较高收益率的概率相对较小。尤其是老年投资者,可能购买时只记住了15%的最高收益率,但购买后对收益率的直观感受却是2-3%。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通常是根据产品挂钩标的触碰条件所形成的,标的触碰到不同的条件时则会产生对应该条件的收益率。

    投资管理过程不够透明

    研究中,上海消保委还联合课题组公布了一组预期最高收益率实现程度偏低的银行名单,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则表示,应该称其为“不靠谱银行表”,也就是说预期最高收益率非常诱人的产品,最终实现水平很低。

    记者注意到,预期最高收益高于4.38%(2016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的产品中,平均最高收益实现程度均在30%以下,其中,恒生、江苏、华侨、光大、华夏等银行位于前列,虽然预期最高显示收益高于4.38%,但实现程度却差强人意。

    比如,恒生和江苏银行的实现程度仅为6.3%和11.2%,也就是说,若消费者被告知收益率为10%,但最终只有0.63%和1.12%,华侨银行为1.33%,光大银行为2.72%。

    调查结果显示,到期收益整体水平偏低,超过96%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低于平均预期最高收益5.8%;约84%的产品实际收益率甚至低于2016年上半年面向普通股个人投资者发行的封闭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4.38%。数据还显示,2016年上半年到期的727只结构性理财产品中,33.33%的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为最低预期的收益率。非保本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到期实际收益率也只有2.17%;保本的平均收益率也仅为2.94%;保本收益产品到期收益率为3.43%。

    融360理财分析师从监测的数据中总结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以下三个特点:1、收益未达标的理财产品中,90%为结构性理财产品;2、在所有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中,近70%达不到预期最高收益率;3、在收益未达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中,平均收益达标比不到50%。

    杨宝华认为,除了容易导致投资者误解的原因外,此类产品的投资管理过程往往还不够透明,包括不公布交易对手信息,由投资者承担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结构性产品的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不明确,风险度未知;产品相关费用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与投资收益之间关系不明确。值得指出的是,在该课题研究的627个样本中,没有一款产品公布交易对手的信息。

    在调研中,华夏银行仅披露一个总的产品条款说明,官网没有披露在售和已到期产品说明书;招商银行官网没有公开披露在售的和已经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说明书,只有持卡客户可查阅;光大银行仅披露非常简单的产品说明。

    “事实上,我只是要求你披露这个预期收益率实现程度的概率,不是要你全过程都要披露。这些商业银行内部是做过内侧的,当然,银行可以说这个是我的商业秘密不能披露。但像是在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这些信息是都要求被披露的。”杨宝华如是告诉记者。

    专家:我们的银行应有危机感

    那么,发达国家对这类理财产品是如何管理的呢?杨宝华称,英国金融服务监管部门FCA对结构性产品有明确的产品管理指导,要求金融机构(或委托第三方)对新发行的结构性产品进行压力测试,公布各种可鞥情况的概率,这一概率应该是预期的目标客户可以接受的。“我们先不去说国内这些商业银行的这些信息是否违法违规,披露的越充分的话,投资者会获得更多的信息来进行比较和判断,了解的越充分才能对决策起作用,这叫锦上添花。”

    “未来的10年,银行不可能再主导市场,尤其是银行类的金融机构。你们知道今天的阿里巴巴,今天的京东,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就是未来的银行,他们的信息非常对称,所以,我们的银行应有危机感,今年门店式的银行未来10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茆训诚表示,银行能否成为金融市场有效性的主导者,取决于信息是否对称,交易行为是否公正透明,市场各方是否和你的游戏规则达成共识。但很多银行心存侥幸,想多摄取利润,因此“主动性不对称”。

    “产品不能伤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要保证消费者最低收益,不能仅有预期区间,却没有概率。市场越有效,银行的长期收益是递增的,银行应放眼长远。我们希望未来银行的战略性收益和战略性价值越来越高。”茆训诚建议,银行应加大力度培养理财产品设计师,设计产品时应开展压力测试,尽可能做到信息公正。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也表示,“我们一直在说,不讲概率的,只宣传所谓的预期收益率、最高收益率,就是对消费者耍流氓。实际上,从真实的统计下来,这些所谓的收益率可能就像你扔一个硬币,你竖起来的那种概率。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对消费者是不诚信、不靠谱的。““即使合同中写明最低收益率,但消费者看重并记住的,都是最高收益率。”他提醒消费者,商业银行运作都有成本,购买时应仔细辨别。而银行也应少玩点技术,多讲点良心,对消费者负责。

    上一篇

    【标普道指均创盘中纪录新高】标普500指数高开5.30点,涨幅0.22%,涨破2366.71点,刷新盘中纪录高位至2368.12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高开47.73点,涨幅0.23%,涨破20781.59点,刷新盘中纪录高位至20823.33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高开6.08点,涨幅0.10%,报5866.70点。

    下一篇

    中核与阿海珐签合作协议 阿海珐:重组仍欢迎中核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