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国家驻蓉、驻渝、驻穗领事官员共同见证成都一年来的发展成果,也为今年5月即将在成都召开的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提前谋篇布局。
每经编辑 杨弃非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拥抱世界的成都,正吸引国际人才源源不断汇聚于此。
2月22日,“家在成都•菁蓉创享”2017年领事官员“双创”体验活动在成都举行。18个国家驻蓉、驻渝、驻穗领事官员共同见证成都一年来的发展成果,也为今年5月即将在成都召开的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提前谋篇布局。
功由才成,业由才广。成都发力吸引国际人才的决心,也受到在场领事官员纷纷“点赞”。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他们评价成都拥有得天独厚的创业与引才环境,随着成都内陆外向型经济高地的模样日渐清晰,将吸引更多外国人来此投资兴业。
此心安处是吾乡。日益成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成都,也变得更加宜居、宜商、宜业。越来越多国际人才选择在此生活、创业,也为建设成都贡献智慧与汗水。
“开放包容”吸引国际人才
随着全球化从“物质流动”、“资产流动”过渡到“人才流动”的新阶段,谁能在国际人才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谁就能抢占“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先机。
这对于在新机遇下走上开放前沿的成都尤其如此。早在2015年的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中,成都就将“聚集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放在了显眼的位置。
行动颁布近两年以来,成都在创新创业上成绩突出。2016年,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30.4万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2.7%;新增注册资本9228亿元,同比增幅更是达到40.98%,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均名列第2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组数据中,外资公司的身影随处可见。同样是2016年,成都实际利用内资4100亿元、外资85.3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4.5%、13.4%
为何国际人才都将心仪的创业之都选为成都?在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林明皓看来,正如国际知名的创业城市如纽约、伦敦、旧金山,成都开放与包容的城市性格是其受到国际目光青睐的主要原因。
“这一点,我的感觉十分强烈。在澳大利亚,社会对异质性、离散性的包容度很高,多元文化的良好融合使其能够吸纳更多优质人才。在成都,我也感受到了同样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林明皓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到。
截至2016年,在成都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78家,国际(地区)航线达95条,驻蓉领事机构增至16家,国际友城增至32个。成都城市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美国驻成都总领事谷立言的感受则更为具体:“成都的院校资源丰富,科研能力很强,这使落户成都的美国企业能够就近获取科研资源、实现成果转化。”
拥有良好引才基础的成都,更谋求主动对接,进一步扩大引才范围。去年,其先后将“菁蓉汇”带到硅谷、首尔、特拉维夫等高端人才聚集海外城市,将成都创新创业的优势带出国门。
与此同时,成都举办了中国(成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三个荣获一等奖的项目全部落户成都。更引人瞩目的则是作为成都“双创”年度盛会的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的举行,3000个项目、160亿元的交易额可谓“熠熠生辉”。
而对于将在今年5月举办的新一届“创交会”,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蓝天铭感到非常兴奋。“去年的创交汇,以色列前科技部部长,也是现任的以色列巴伊兰大学校长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今年是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5周年的重要年份,我们已经在探索在今年的创交会中举办以色列创新创业分论坛,邀请以色列创新创业代表团前来成都的可能性。”
外籍孵化器先后入驻成都
在大量国际人才涌入成都后,如何将人才留下、将创新企业培育好,则是使其“双创”优势得以发挥的关键所在。
为整合“双创”空间、盘活“双创”资源,成都在全市构建了创新创业3+M+N载体格局。其中,领事“双创”体验活动的举办地菁蓉国际广场正属于成都着重发力的3个核心区之一。
利用这些“双创”载体,成都定下的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各类创业人才实现梦想的首选地,全球创新要素聚集的新高地,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新标杆,国家自主创新发展的引领区以及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创业之城、圆梦之都’。”
事实上,利用“双创”载体,特别是孵化器培养孵化“双创”企业正是成都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行本地化探索的实践。而有16个领事机构落户,荣登“领馆第三城”的成都,更迎来了“外籍”孵化器的落地——以“创新的国度”闻名于世的以色列与瑞士两国,已经或正在探索将其孵化器引进成都。
来自多年稳居全球创新能力排名第一的国家,瑞士驻成都总领事范溢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孵化器充当的是连接双创资源的纽带与桥梁,不仅能够将政企学研用有效组合,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更能够使集聚一处的创客在互相影响下永葆创业热情。
而在泰国驻成都总领事潘媞葩看来,这种“双创”载体也能够发挥“窗口”的作用,让“国外企业家或者潜在投资人看到什么样的行业适合投资,是否适合来此创业,其理念符不符合这里的情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国际人才的引进上,更为重要的是解决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的问题,让其能够真正融入这座城市。正如林明皓所言,在国际人才真正来到一个新的国家进行创业后,他就将面临“第二个层级”的问题:他的生活,他的家人,他的未来……
基于此,成都在进一步优化国际化城市环境做出了许多努力。去年,成都启动了“家在成都”工程,为外籍人士更好融入成都提供各种帮助。而在今年2月22日领事探访活动当天,一个专门针对国际创业人才的“外籍人士创新创业之家”设立,通过提供创新创业的一站式服务,以期让成都的“宜居”直达外籍人士的内心。
谷立言对这一点感触颇深:“成都不仅有专门提供外语服务通道的医院,还有专门招收外籍学生的国际学校,这在西南地区的城市当中都是很有竞争力的。”
就在2月15日成都颁布的2017年“一号文件”——“成都人才36条”中,更将“家在成都”工程提升至成都打造引才环境的重要位置。此前,成都正在探索“创客签证”实施办法的消息也不断传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红利的不断释放,成都还将迎来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双向对外开放的新机遇。可以预见的是,成都这一系列有的放矢、细致入微政策的颁布,将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创业成都”,爱上成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