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余:
IPO数量上去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此前中概股回归一度盛行,“应认识到,在美国上市不回来,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
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标准不比美国等其他市场低。
张 巍:
从中长期来讲,要发展A股上市的注册制,降低上市的门槛。壳为什么会产生被炒作的空间?是因为市场准入障碍造成的。要取消它的寻租空间,就需要取消市场准入的障碍。
评论员:
供需两端齐头并进,是消除炒壳之风的治本之策。监管需要给力,制度需要更给力。在这个意义上,万家文化收购失败,具有了标志性的意义,它也许预示着某种转折和转型。
评论员说
傅克友:疯狂炒壳是对资本市场的严重危害
每经评论员 傅克友 每经编辑 姚治宇
赵薇控股的龙薇传媒收购万家文化再生变故:转让总价款由30.6亿元调整为5.29亿元,控股变参股。这既在意料之内,也在情理之中。
所谓意料之内,可以看作是监管层采取措施抑制过度融资、频繁融资和壳资源炒作,壳资源价值不再、政策效应起作用的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所谓情理之中,是在舆论关注之下,经过各种利弊权衡,当事人不得不做出一个更加理性的选择。
关注万家文化收购事件,不是因为“小燕子”赵薇的明星身份,而是因为它是中国A股市场疯狂炒壳现象的一个标本。这样一个并不成功的标本,正好处在了当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关键点和转折点,从而具有了标志性的意义。
没有赵薇,也可能有张薇、李薇
万家文化收购案中,当事人是不是赵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壳”。
履历表明,万家文化则是一家典型的“壳公司”,具有“卖壳为生”的传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全面起底了这家“不是正常企业”的企业,发现它业绩承压,主业空心化、业务频繁变更。
资本市场上的万家文化何以存在?在于它的壳资源。赵薇为什么收购?也是因为它的壳资源。30.6亿元的出价占股权29.135%,代表的是这个壳的价值,而且还只是壳价值的一部分。
待价而沽的万家文化,是中国资本市场“壳公司”层出不穷的一个缩影。在IPO困难、排队众多,以及退市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之下,只因为它们拥有上市公司地位,就可以在一级市场坐地起价。
有研究机构对去年30个控制权协议转让案例进行统计发现,协议转让的价格从折价50%到溢价200%不等,对应的上市公司市值中位数在62.46亿元。供需失衡之下,百亿壳价也屡见不鲜。
比如,2016年4月8日,深圳惠程实际控制人,转让持有的11.1%股权,停牌前价格为8.89元/股,转让每股价格却高达19元/股,溢价114%。
以此对照,赵薇30亿元收购一个壳,也并不离谱。对万家文化来说,即便没有赵薇,也可能有张薇、李薇对它进行收购。
2016年刘士余履新证监会主席之后,抑制炒壳政策信号明显,但不能否认,“壳公司”加紧变现的现象,在2016年广泛存在。2017年以来,包括海越股份、四川金顶、东北电气、昌九生化、哈空调、英特集团和重庆燃气等多家公司发布了控制权转让公告。
壳的游戏还在继续。
壳价疯狂,炒壳更疯狂
一级市场上,杠杆买家砸下巨资高溢价买壳,更大的危害却在二级市场。
这场炒壳游戏的参与各方,包括资本掮客、壳公司的原大股东、借壳公司大股东,以及二级市场的散户投资者。其中,资本掮客在二级市场上拿到足够筹码,联手上市公司策划并购重组,炒高股价后获利退出。壳公司原大股东,享受到极高的溢价;注入资产的股权受让方,获得了自由退出的渠道。至于散户参与者,可能是最后的冤大头。
龙薇传媒控股万家文化折戟沉沙,二级市场上的炒壳也就暂时告一段落。而资本市场上收购成功、炒壳成功的案例,则如过江之鲫。
比如,申通快递作价169亿元借壳艾迪西,艾迪西连续收获13个涨停,涨了245%;七喜控股干了10年,市值还不到百亿,分众传媒作价457亿元借壳公司上市,市值很快增长至1600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2016年举牌大潮中,私募、产业资本、财务公司等成为主力军,专门收购一些业绩一般甚至不好的壳公司,所为何来?利从壳中求也。
疯狂炒壳的危害至少有三:一是扭曲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好公司的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业绩差的公司反而趋之若鹜,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二是加大了二级市场的波动和风险,资本玩家利用内幕消息炒作一些壳公司,虚虚实实之间,股价大起大落。三是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在“乌鸡变凤凰”的故事中,尽管少数散户也能凭运气分一杯羹,但大多数的散户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监管要给力,制度要更给力
在很大程度上,龙薇传媒放弃高杠杆买壳,是监管趋严、各方博弈的一个结果,说明政策效应显现。
我们关心的是,这样的失败,是一个孤例,还是会成为一种惯例?
需要追问,为什么会有壳资源的奇货可居?很显然,壳的价值就等于IPO批文的价值。当IPO排队企业达800家,上市要等3年,再加上中概股回归,这形成了壳资源僧多粥少、供不应求的局面。
证监会有很多监管举措打击炒壳行为,但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制度建设。找到炒壳现象的根源,从供需两端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消除炒壳的现象,杜绝炒壳的危害。
供给侧的发行制度改革,是对炒壳现象的釜底抽薪之策。自从2016年3月,证监会加快了新股发行数量的步伐,下半年每月核发批文数量几乎都是上半年2倍以上。按照刘士余的说法,IPO数量上去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他还表示将用2~3年解决“堰塞湖”的问题。曾经的“囤壳王”中科招商在短短4个交易日中,宣布拟清仓8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显示壳价值正在褪色。
2月17日,证监会宣布调整再融资规则,则进一步从需求侧限制炒壳的利益空间。因为炒壳之风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正因为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过度融资倾向,非公开发行定价机制选择存在较大套利机会。
如果再融资不再那么轻松容易和随便,就等于炒壳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供需两端齐头并进,是消除炒壳之风的治本之策。监管需要给力,制度需要更给力。在这个意义上,万家文化收购失败,具有了标志性的意义,它也许预示着某种转折和转型。
没有了炒壳,也就没有了在炒壳中明星IP证券化的赵薇,这对资本市场和电影市场都是幸事。
专家观点
法经济学研究者张巍:炒壳本质是“寻租”,长远解决之道是注册制改革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每经编辑 姚治宇
资本市场上,炒并购概念和炒壳的公司还有很多。监管层祭出严管利器,也许会令一波投机者的美梦落空,甚至偷鸡不成蚀把米。
但在暴利的诱惑下,炒壳永远都有追随者。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炒壳的问题?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外资本市场又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就“炒壳”乱象与解决之道等问题,专访了新加坡管理大学助理教授张巍,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经济学和中外资本市场比较研究等。
并购本“无罪”
NBD:现在大家对外部资本并购上市公司存在一些争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巍:我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并购本身是良性的。对于经营效率低、市值上有挖掘价值的上市公司,外部投资者可以通过合法并购的方式,取得上市公司的经营权。或者通过外部投资者的股权收购,对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层产生监督的作用。通过并购,上市公司也能寻求协同效应。
但并购也有不好的一面——即上市公司利用并购来炒概念。用炒概念的方式来改变市盈率。这种收购,归根到底是一种造泡沫的行为。
NBD:造泡沫该怎么管?
张巍:关键是你怎么把炒概念的并购,和那些良性的并购区分开来?法律和监管层恐怕很难做到。如果是通过操纵股价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来哄抬股价,则需要监管层的严打和严惩。但对于没有违法的泡沫,还需要靠市场竞争来调节。
NBD:有一些上市公司屡屡跨界并购、造概念、甚至营造高价卖壳的概念。经过许多年,其股价在二级市场上仍有生存空间。为什么?
张巍:营造高价卖壳概念的上市公司,其实就是炒壳。至于炒壳的公司为何还有生存空间,这就要回过头来,判断市场的结构。如果是一个以散户为主体的市场,投资的行为就更会偏离理性,更容易造成股市的波动。另外,中国的资本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
炒壳扭曲市场
NBD:炒壳的危害是什么?
张巍:炒壳的危害当然很大。第一个危害在于浪费资源。第二,扭曲了资本市场。
炒壳造成的“后遗症”是:一个原来很差的、本来该被淘汰掉的公司,非但没有被淘汰掉,反而成为了被热捧的对象,股价被推高了上去,这就扭曲了资本市场的功能。炒壳扭曲了资本的合理流向,是对社会成本的极大浪费。
NBD: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炒壳的问题?
张巍:从中长期来讲,要发展A股上市的注册制,降低上市的门槛。壳为什么会产生被炒作的空间?是因为市场准入障碍造成的。我们现在市场的准入有障碍,使得一旦进入市场的上市公司取得了寻租的资本,其实炒壳本质上就是一种寻租。要取消它的寻租空间,就需要取消市场准入的障碍。这是中长期的解决之道。
近期的做法,现在监管层也已经在做了,证监会和两个交易所,都在严格的限制买壳、借壳,使得壳的价值上不去。本质上这还是一种治标。
当然,在中长期目标没有办法短时间内实现的时候,更加严格的管理买壳卖壳,至少是能治标。
相关新闻
刘士余再谈降温“壳炒作”“壳”贬值是大概率?
每经记者 孙宇婷 每经编辑 姚治宇
2月10日,在一年一度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发表了言辞犀利的讲话,其中特别提到了对“壳资源”炒作的限制。刘士余称,IPO数量上去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他还表示,此前中概股回归一度盛行,“应认识到,在美国上市不回来,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
从当前中概股回归A股方式看,主要以“借壳”方式居多,证监会主席的最新表态被认为对中概股回归采取不鼓励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壳资源”价格炒作起到了降温效果。长城证券收购兼并部总经理尹中余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证监会主席的讲话看,“壳价格”贬值是大概率事件。
挤压“壳资源”生存空间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上市公司被“借壳”之后基本面发生了变化,公司价值被重估,复牌后短期内赚钱效应明显,因此受到投资者的热捧。
为了维持上市地位,上市公司“保壳”手法花样百出——高溢价出售资产、债权债务重组或转销、突然变更会计政策和资产重估等成为新的四大“保壳”套路。
2016年9月9日,在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重组办法》)正式实施。《重组办法》通过“打补丁”的方式,逐一明确了锁定期限、配套融资、停牌时间和刚性退市等,大部分修改措施被认为意在给“炒壳”降温。
对于相关上市公司,特别是有“保壳”压力的,监管部门下发问询函,以一探其中奥秘,*ST南化、*ST江泉和*ST山水等上市公司均成为问询的对象。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此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垃圾股不退市,主要还是因为IPO通道不畅,导致很多企业宁愿去买垃圾股的‘壳’,而不愿排长队,使得垃圾股遭到哄抢。”
在2月10日召开的2017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刘士余称,IPO数量上去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还“炒壳”吗?
随着去年年底监管层加快新股发行后,原来倾向于借壳的优质公司再度回归IPO排队。尹中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IPO继续放量的话,“买壳”的一定会减少。
不鼓励中概股大肆回归
2015年以来的中概股回归潮也一度引发了“壳资源”的炒作热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踪发现,从2015年起,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步伐出现明显放缓。与此同时,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数量则呈上升之势。2015年共有33家中概股先后收到了私有化要约,超过了此前4年的总和。大多数企业解释背后动因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中概股在海外市场往往面临着“估值歧视”等问题。
一位国内投行人士曾表示,由于海外估值体系和国内不同,加之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偏好差异大,造成了A股同类公司估值较境外上市公司高出许多。
受时间成本低及门槛相对不高等因素影响,“借壳”上市成为最受中概股公司追捧的回归方式。
刘士余称,“去年初中概股回归一度盛行,应认识到,在美国上市不回来,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刘士余还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标准不比美国等其他市场低。
对此,尹中余分析称,这意味着证监会方面对中概股的回归不鼓励态度,“这样一来,‘买壳’的人也会减少,自然‘壳’价格就下来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