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刘士余再谈降温“壳炒作” “壳”贬值是大概率?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2-20 23:47

    2月10日,在一年一度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发表了言辞犀利的讲话,其中特别提到了对“壳资源”炒作的限制。刘士余称,IPO数量上去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他还表示,此前中概股回归一度盛行,“应认识到,在美国上市不回来,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

    每经编辑 孙宇婷    

    每经记者 孙宇婷 每经编辑 姚治宇

    2月10日,在一年一度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发表了言辞犀利的讲话,其中特别提到了对“壳资源”炒作的限制。刘士余称,IPO数量上去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他还表示,此前中概股回归一度盛行,“应认识到,在美国上市不回来,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

    从当前中概股回归A股方式看,主要以“借壳”方式居多,证监会主席的最新表态被认为对中概股回归采取不鼓励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壳资源”价格炒作起到了降温效果。长城证券收购兼并部总经理尹中余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证监会主席的讲话看,“壳价格”贬值是大概率事件。

    挤压“壳资源”生存空间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上市公司被“借壳”之后基本面发生了变化,公司价值被重估,复牌后短期内赚钱效应明显,因此受到投资者的热捧。

    为了维持上市地位,上市公司“保壳”手法花样百出——高溢价出售资产、债权债务重组或转销、突然变更会计政策和资产重估等成为新的四大“保壳”套路。

    2016年9月9日,在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重组办法》)正式实施。《重组办法》通过“打补丁”的方式,逐一明确了锁定期限、配套融资、停牌时间和刚性退市等,大部分修改措施被认为意在给“炒壳”降温。

    对于相关上市公司,特别是有“保壳”压力的,监管部门下发问询函,以一探其中奥秘,*ST南化、*ST江泉和*ST山水等上市公司均成为问询的对象。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此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垃圾股不退市,主要还是因为IPO通道不畅,导致很多企业宁愿去买垃圾股的‘壳’,而不愿排长队,使得垃圾股遭到哄抢。”

    在2月10日召开的2017年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刘士余称,IPO数量上去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还“炒壳”吗?

    随着去年年底监管层加快新股发行后,原来倾向于借壳的优质公司再度回归IPO排队。尹中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IPO继续放量的话,“买壳”的一定会减少。

    不鼓励中概股大肆回归

    2015年以来的中概股回归潮也一度引发了“壳资源”的炒作热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踪发现,从2015年起,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步伐出现明显放缓。与此同时,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数量则呈上升之势。2015年共有33家中概股先后收到了私有化要约,超过了此前4年的总和。大多数企业解释背后动因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中概股在海外市场往往面临着“估值歧视”等问题。

    一位国内投行人士曾表示,由于海外估值体系和国内不同,加之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偏好差异大,造成了A股同类公司估值较境外上市公司高出许多。

    受时间成本低及门槛相对不高等因素影响,“借壳”上市成为最受中概股公司追捧的回归方式。

    刘士余称,“去年初中概股回归一度盛行,应认识到,在美国上市不回来,一样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刘士余还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标准不比美国等其他市场低。

    对此,尹中余分析称,这意味着证监会方面对中概股的回归不鼓励态度,“这样一来,‘买壳’的人也会减少,自然‘壳’价格就下来了。”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疯狂炒壳是对资本市场的严重危害

    下一篇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23:30收报6.7850,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盘下跌161点;全天成交量扩大59.83亿美元至186.47亿美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