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多部门联手出击“逮鼠” 20起“老鼠仓”案正在查办

    上海证券报 2017-02-20 08:50

    就打击和防控“老鼠仓”事宜,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的会商机制,探讨新型案件认定标准,推动案件稳妥移送和后续处理,并与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单位积极沟通,推动相关司法解释尽快出台。

    IPO欺诈发行、中介机构不做“看门人”却成“造假助手”、恶性操纵市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俗称“老鼠仓”)……这些严重挑战法律底线、严重侵蚀市场运行基础、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被证监会牢牢锁定在严厉打击的“瞄准镜”中。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证监会获悉,针对上述四类行为,证监会去年先后部署了4个批次的专项行动,共计查获50起案件。目前,40%的案件已移送刑事侦查,50%已进入行政审理环节。

    其中,打击“老鼠仓”是最新一批专项执法行动,于2016年12月开展,集中部署查办20起涉案金额巨大、违法情节恶劣的案件。据悉,就打击和防控“老鼠仓”事宜,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的会商机制,探讨新型案件认定标准,推动案件稳妥移送和后续处理,并与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单位积极沟通,推动相关司法解释尽快出台。

    行、刑联手出击“逮鼠”

    一直以来,“老鼠仓”案件不断吞噬投资者利益,严重腐蚀市场信心。2016年,证监会向公安部移送“老鼠仓”案件28起,移送案件数量多、刑事追责成功率高。但是,当前打击和防范“老鼠仓”面临的形势仍然较为严峻,查处难度不断增加。

    记者从证监会获悉,一方面,涉案主体更加复杂,去年移送证券、保险资管行业“老鼠仓”案件17起,占比61%,发案率已超过传统的公募基金领域;另一方面,涉案金额大幅增加,上述移送“老鼠仓”案件中,23起涉案金额超过1亿元,最高超过50亿元,24起案件有违法收入。

    而且,“老鼠仓”的犯罪手法更加隐蔽,逐渐由本人直接操盘向指使、泄露蔓延,基本不留直接证据,去年超过三分之一的移送案件涉嫌明示、暗示或向他人泄露未公开信息,甚至发展为内外勾结的团伙作案。

    鉴于上述情况,去年12月23日,证监会、公安部研究决定联合开展打击“老鼠仓”专项执法行动,集中部署查办20起涉案金额巨大、违法情节恶劣的“老鼠仓”案件。

    “这是证监会首次与公安部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探索建立和加强行政与刑事在信息共享、执法联动、案件移送等方面的协作机制,形成部门联动的打击合力。”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

    对于下一步工作,该负责人介绍,证监会将采取多项措施,完善打击和防控“老鼠仓”违法犯罪行为的综合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案件会商机制,探讨新型案件认定标准,推动案件稳妥移送和后续处理;二是通过普法宣传、培训授课等方式,加大对从业人员的预防警示教育,扩大案件查办效果;三是与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单位积极沟通,推动相关司法解释尽快出台。

    16起操纵市场案已全部完成现场取证

    去年,随着市场趋于稳定,藐视市场规则、操纵手法凶悍的恶性操纵行为又有抬头之势,且表现出违法主体职业化、团伙化,违法手段复杂化、多样化,涉案金额惊人、涉及领域广泛等突出特点。

    梳理来看,一方面,涉及新领域、新类型、新手法案件增多。除涉及沪深交易所市场操纵违法行为外,还涉及新三板、国债期货、商品期货和债券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操纵手法更趋多样化,80%以上的操纵案件里当事人都是使用两种以上手法来操纵股票,综合运用连续交易、约定交易、虚假申报、“抢帽子”交易等多种手段实施操纵。

    而且,调查工作难度明显增加,违法行为的隐蔽性明显增强。证监会相关部门人士介绍,个别当事人企图通过更换账户、跨区域开设银行证券账户、境外下单等方式逃避调查,甚至借道信托、资管及其他创新业务隐匿自身违法行为。有超过20个案件的涉案账户超过200个,分散于西北、西南等18个省份,涉案当事人实际在江浙一带集中活动。

    为有效遏制操纵违法行为的滋生和继续蔓延、坚决防范引发市场系统性风险,去年11月证监会再次决定部署开展“打击市场操纵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将16起涉嫌市场操纵案件纳入专项打击行动,具体涉及:某财经频道知名证券类嘉宾主持人“黑嘴”操纵案;“民间炒股高手”以代客理财为由募集资金通过多种手法操纵市场案;综合运用虚假申报、连续交易、盘中拉抬、对倒、封涨停等多种违法手段操纵市场案等。

    “目前,上述案件已全部完成现场取证,陆续进入行政审理等下游环节。”证监会相关人士透露。

    与此同时,去年证监会还首次针对审计评估机构部署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瑞华会计师事务所、银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等6家审计评估机构立案调查并集中部署,覆盖行为涵盖当前审计评估机构未按规定勤勉尽责的5类典型违法违规行为。

    以上行动向市场有效传递了一系列强烈信号:监管机构掀起审计评估乱象治理风暴,中介机构的履职尽职成为监管重点关注方向;中介机构要坚决抑制出具“量身定做”报告的现象,要进一步发挥市场“看门人”作用。

    此外,去年6月,证监会首次集中部署开展了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专项执法行动,对隐瞒掩盖、心存侥幸、“带病申报”、意图蒙混过关的企业和相关中介产生强大威慑,全年已近70家首发申请企业主动撤回申请,占当时在审企业的约10%。

    上一篇

    新规重塑再融资生态 1749亿定增或按“暂停键”

    下一篇

    人民日报:股市不是“丛林” 大鱼吃小鱼不适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