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结合IPO加速,以及监管层规范减持行为就可以发现,收紧再融资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回归、优化和重塑。
每经评论员 傅克友
上周五(2月17日),证监会宣布调整再融资规则,之前还沸沸扬扬的市场传言很快变为现实。调整的内容包括:再融资拟发股票数不得超过总股份的20%,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等。
再融资新规如约而至,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在某种程度上,显示监管层欲直击要害、祛除痼疾的铁腕之力和雷霆作风。
之前的再融资规则下,过度融资、募集资金“脱实向虚”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证监会对此早已有明确认知。因此,2016年以来,证监会加强上市公司再融资监管,严格审核并严格规范募集资金投向,多家上市公司知难而退,撤回再融资申请或调减再融资金额。但这些政策必须从制度设计上作改变。
如果再结合IPO加速,以及监管层规范减持行为就可以发现,收紧再融资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回归、优化和重塑。
重塑融资功能,证监会在做整体规划,不仅要“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捉狼捕鼠逮大鳄”,更要着手对资本市场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建设。按照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说法,就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少几分浪漫多几分严谨多几分理智。”
融资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如果资本市场不能为企业和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那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饱受诟病,不是它没有融资功能,而是融资功能的结构性错位和非理性,即:IPO僧多粥少,而再融资如洪水猛兽,巨量减持更是让市场雪上加霜。
就拿2016年来说,A股市场共计进行了248宗IPO,募资总金额仅为1633.56亿元。而再融资方面,A股市场共实施增发737起,均为定向增发,实际募资15245.30亿元。同时,实施配股10起,实际募资172.58亿元。A股市场整体融资规模,为同期IPO融资规模十倍以上。
这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刘士余在日前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说,去年资本市场融资额度全球第一,但数字是成绩也是忧虑,质量还不够。
这种现象非一日之寒,而是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痼疾所在。在过去的十年,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高达6.5万亿元之巨,远远超出IPO融资总规模2万亿元。
对比如此鲜明,很明显,再融资的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再融资中,定向增发独占鳌头,则说明这是最大问题之所在。因为定向增发实在太容易了,甚至是亏损的企业也可申请发行。
与此同时,还有凶猛的减持浪潮来搅局。截至2月15日,今年沪深上市公司共发布232份减持公告,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董监高及其亲属的净减持金额累计达107.68亿元,而去年的减持金额累计达3609亿元,有338位股东甚至实现“清仓式”减持。各种减持理由也花样百出。
资金就是资本市场的血液,而血液是有限的,需要在各类融资途径之间分配。再融资多、减持多,IPO就少。而在现实的制度约束下,不同的融资格局,带来不同的使用效率。再融资的募集资金,很多用于金融业务,购买各类理财产品,而不是用于实体经济,即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现实的情况是,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PO的大门外嗷嗷待哺时,更多的上市公司却可以张开血盆大口,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这种后果是,再融资和减持的抽血,影响投资者信心,加剧资本市场失血,导致融资功能枯竭。
吊诡的逻辑在于:投资者信心不足,资本市场不稳,正常融资功能衰弱,IPO不敢轻易放行,这反而为再融资创造了条件和空间;再融资越多越容易,IPO就越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因为怕成为压垮股市的那根稻草。当等待IPO的企业越积越多,又形成了悬在资本市场头顶的“堰塞湖”。
如今,刘士余明确喊话,要用2~3年化解这个“堰塞湖”,意味着要逐渐恢复IPO途径的融资功能。从去年底,IPO发行批文的节奏已经明显加快。甚至有券商称“现在IPO预审员都催着我们交材料”。
在这个背景下,监管层收紧再融资,就是在为IPO融资创造更好的条件。这是重塑融资功能的应有之义,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资本市场“好钢用在刀刃上”。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